一晃又是半年,周宏展终于熟悉了雁南,从刚来时的观察,到按兵不动,再到慢慢调整人员,最后到全面大调整。无不显示出他有极其老练的行政手腕。
到这年六月,韩省长也被调往另一个省,终于进了一步,当上了书记。
接下来就是雁南内部省级干部的调整。
第一个被提拔的是副书记郝维屏,他被提拔为副书记、省长。而原来的常务副省长刘开来被提拔为副书记。
接下来,这个常务副省长成了一些有资质的人竞争的位置。最后,原来的纪委书记田禹锡当上了常务副省长。
一年前从外地调来的组织部长常守山成了纪委书记。
组织部长这个空缺,就又成了很多人追逐的目标。
周宏展十分清楚,这个位置应该给谁。很多退下去的老领导纷纷找周宏展,向他推荐这个副省长,那个市委书记,但周宏展的反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用一句话给这个位置下了定论:
“用陆皓明吧。”
来到这儿刚刚两年的周宏展,终于弄清了情况,对他而言,陆皓明是一个最合格的人选。这个人不偏不倚。
一省之内,组织部长非常重要,用人风气正不正,组织部长有极大的关系。因为书记只管到正厅一级,庞大的副厅队伍,就要靠组织部长提供情况。
这个情况就要相对客观,公平。
周书记找陆皓明谈话:“为什么要你当组织部长,你知道吗?”
在这个时候,陆皓明当然清楚,比如自己比较公平,公直,但是这种自我表扬的话,千万不能说出来。
“为书记用人,把好第一关。”
周书记对这个回答很满意。他接着问道:
“好人和坏人的标准是什么?”
这是一道烧脑的题,陆皓明说:
“我一直认为好人与坏人不能用最后的结果来区分。在于平时的监督机制和考核标准。有好的监督机制,有好的用人标准,坏人也可变为好人。
就是我们平时所说,杯子是圆的,水就是圆的,杯子是方的,水就是方的。”
周宏展问了第三个问题:“组织部长是要广交朋友,还是要注意不与一般人混在一起,注意自己的身份与别人不同?”
“应该广交朋友,多下基层,认识的人越多,交往的次数越多,就能亲身体会到某个人的思想品德,工作能力。”
周宏展点点头,提出第四个问题:“领导身边的人,他们提出的要求,你如何解决?怎样约束身边人?”
陆皓明说:“分三个层次。一是个人的生活层面上的,应该予以解决,比如两地分居,小孩就学等事,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要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二是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给下属做出榜样。上梁正,下梁才会不歪。
三是不让身边人参政。”
周宏展点点头。说道:“一个地方的政治气氛好不好,某种情况在于组织部长选得对不对。希望你为雁南选好人,选对人。”
他们的谈话就告结束。
接着,陆皓明的办公室就从上州搬到原来刘部长的办公室了。
他在走之前,把卓航带过来了,当然,更重要的是谷抽穗从开发区调到自己身边,仍然当他的司机。
接着,上州的人员,也按周书记的意见作了调整。
汪伟民当书记、刘正文仍然是副书记、市长。
调汪伟民当书记一事上,陆皓明并没有出多大的力,这是周书记亲自点的名。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周宏展办事稳妥。
陆皓明到组织部上班以后,他向周书记提出了一个请求,想利用半年的情况,对全省的地州市,以及厅级单位都走一遍。
因为自己一直在市一级单位工作,对全省的情况不是很熟,对干部队伍更是陌生。
周书记批准了他的请求。
于是,从七月份开始,陆皓明就跑地州市。
他轻车简行,除了司机之外,就带卓航,以及一名干部处长或者副处长。
作为干部处,全省这么大,分成了好几块,比如一处是管省直单位的,二处管地州市。三处分管高校等等。
陆皓明也是不停地换人,去哪个地方,就带上管这一块的处长,包括司机、秘书、处长在内,刚好一车人。
他把十多个地州市差不多跑完了,最后一个才来到自己的家乡——无何市。
书记张子良、市长秦三学都是老熟人了。热情地接待了这位家乡籍的组织部长。
他在无何住了一个晚上,因为这儿熟人太多了。
当天晚上,他就见了好几拨熟人,当然,不是谁都可以来见,卓航对他的熟人也不太熟悉。这些熟人都是直接与陆皓明联系。
因为是私人聚会,无何张书记就没有来了,给了陆皓明极大的独立空间。
当然,陆皓明也不可能人人都见。
不过,这其中有几个人一定要见一见。这就是宋爷、李支书,村长家俊,还有二娃。本来还有林老师这位扎根山里的好老师,可惜前年去世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