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半个月过去。
1982的钟声敲响,元旦之后,离中华传统除夕,就剩下几天。
港岛的节日氛围已经非常浓郁。
大街之上,随处可见高挂的红灯笼,换上艳色服饰的行人旅客。
商家们也大多喜笑颜开,特别是理发店老板,几乎是从早忙到晚,一刻不停歇。
这一点港岛人很有意思,他们视头发的发,为发财的发。
只要春节一到,直到过大年,都不会去剪头发。
此时春节前几天,大多人都认准了这个时间搞定。
也造就港岛理发店处处爆满之象。
而菜市场方面更是夸张。
港岛的阿婆大婶都很会计算。
她们经验丰富,心知过年时所有吃食价格都会暴涨。
趁着这么几天,无不疯狂采购囤积。
也造就了不少港岛菜市场被清理空空。
无论是菜、肉,或是瓜果,就没有不好卖的。
趁着这个机会,何文耀的走私生意正式上马。
………………
这天夜晚,荃湾一处隐秘的走私码头。
说是码头,其实也就是一处非浅滩,能够停船靠岸的点。
这里也不得不解释一下。
所谓的“码头”与“走私码头”,其实是两码子事。
码头要是正规的,大多驻扎了海关,税务等部门人员。
他们会严格查验所有船只,无论货物大小、多少,都会仔细记载。
那,也是港府最大收入来源之一,几乎就不可能打通关系。
连当年黑道四大家族最疯狂的时候,也没人能成功在正规码头走私,如此可见一斑。
而走私码头呢,可以是钓鱼处,可以是沿海点。
道路多半是崎岖的。
可不像许多影视剧中演绎的那般,下了船就上货车,拉着就走了。
那,简直是开玩笑。
恰恰相反,走私码头越是隐蔽,表面看起来越险峻。
一些礁石滩,岸上落脚点甚至只能容两三人,半个身子都要泡水里。
运货得靠人力,可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
此时,何文耀携医生、大D、吉米仔等人,就站在一处沿岸半山岗。
看着码头处密密麻麻的人流,好像蚂蚁搬家一样。
一件又一件的物品,从船上卸下,继而传递到开阔处。
“耀哥!”
“何先生。”
刘华强与林耀东两人满脸欢喜,由码头小跑过来。
“二哥,怎么样,听说你最近很威风啊?”
刘华强已经去了内地20多天。
这会儿见到何文耀与医生等人,很是高兴,随口打着招呼。
“呵………小意思而已。”
医生对刘华强印象很好,当他半个弟弟,很熟络拍上他的肩膀,同样关心道:
“你怎么样,到京海还习惯吧?”
“有没有什么麻烦?”
“在家乡怎么会不习惯,每天都吃得开心,喝得痛快。”
刘华强与医生拥抱了一下,复又钦佩道:
“还是耀哥有远见!“
“我拿着港岛身份证,京海人都当我是港商,有不少人巴结我。”
“别说是没麻烦,有麻烦都不用我开口,就有人替我去解决。”
另一边,何文耀面对恭敬的林耀东,也在话语着:
“林老板,这一路还算顺利吧?”
林耀东满脸笑容,赶忙道:
“很顺利,全靠何先生英明,让我们临近过年运货。”
“我都打听过了,最近港府海关都已经放假了,根本就没做事。”
“我这次拉过来的货很足,快过年了,京海卖粮食的人不少,我全都买下来了。”
“对了何先生,这是账本,您看看。”
说着,林耀东递出一笔记本,行为言语无不恭敬,甚至都俯下半个身子。
不这样都不行啊。
林耀东早已经算过,就这一趟,他能够获得的利润,就有十几万之多。
这是何其夸张的数字!
82年初,跑一趟赚十几万,简直让人无法想象。
如此“巨利”之下,别说何文耀只是让运肉、菜、瓜果。
即便是运别的,林耀东也敢做。
而且,这次不同以往,塔寨村半数村民都参与了进来,可谓“同心同德”。
村民们不仅是四处去收东西,而且这趟的苦力也是他们。
一人200块的价钱,让每个人都特别开心,感觉日子好起来了。
这种情况下,谁要敢对“运货”有意见。
都不用林耀东吱声,村民们就会闹着开祠堂,直接给私下处决了。
开玩笑,关系到整个宗族的利益,在这个野蛮发展时代,那绝对是谁动谁死!
“嗯!”
何文耀接过账本,随意翻看了几篇,递回的同时,告诫话道:
“既然我找你合作,就绝对信任你。”
“以后账目你就交给强子看行了。”
“另外账本这种东西,别留在手里。“
“一趟货一本帐,货到账清,烧了最好。“
“明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