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雪中送炭
“这里的气候和咱们那里完全不一样啊!”下了车之后,看着头顶阴沉沉的天空,闻着空气中一股潮湿的味道,张超很是感慨:“多亏在火车上咱们脱掉了绒衣绒裤,否则得捂出一身痱子来了。”
现在虽然已经进入了四月,但是赤县的天气依旧是寒冷的,倒春寒的话甚至可能会结冰。秦阳和张超这种年轻人,穿个这个年代常见的绒衣绒裤正好,稍稍年龄大一些的,就得穿毛衣毛裤。
这边呢?
这边白天的气温已经在二十度左右了!
“走吧,咱们坐公交车去。时间紧张,最好今天就把生意谈下来,让他们给咱们先加工。”秦阳说着,扶了扶在列车上打好的领带。
“阳子,你知道坐几路吗?”
“不知道可以问啊。”说话间走到了一个岗亭的旁边,秦阳向里面问道:“同志,去黄田坝坐几路?”
黄田坝?
“阳子,咱们不是去132厂吗?”等到问好了公交车,张超有些惊讶地问秦阳。
“132厂就在黄田坝,走吧,车来了!”
两人上了公交车,现在不是高峰期,还能找到座位,等到坐下去之后,张超看着座椅上的字,很是好奇:“成飞制造?这个成飞是造飞机的吧?怎么还造座椅了?”
“军转民呗,超子,你少说几句,省得别人以为咱们瓜兮兮的。”
望着座椅上的成飞制造的字迹,秦阳也在回忆着成飞的来历。
1958年,132厂正式动工兴建,当时对外称为国营峨嵋机械厂,地址就在黄田坝, 1964年建成,成为一个拥有职工上万人的大型航空企业,当年11月,歼5甲飞机在这里首飞成功。
两年之后,歼教5型机成功首飞,工厂的军品生产由测绘仿制转变为改型试制。
之后,这里又开始生产现代化的歼七战机,70年3月,歼7I型飞机成功首飞,75年歼7II型飞机设计定型,不过在那个年代里,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都很差。
79年,为了和外界交流,132厂变成了成都飞机公司,厂长也成了公司经理,他们产品也开始从军品向各个方向发展,大到冰箱洗衣机摩托车,小到公交车的座椅,凡是和机械沾边的,他们都生产过。
在军转民的道路上,132厂走在前列。
眼前的座椅就是成飞生产的,不过,这个年代的成飞和后世的那个成飞,还不是一个概念,后世的成飞是98年代 时候,611所和132厂合并之后组成的一个集团,现在的成飞就是132厂自己。
下了车,张超兴奋地跟在秦阳的身后,看着远处的工厂大门越来越近,心中也是越来越忐忑。
“阳子,咱们就加工十套零件,四五百块钱的订单,他们能给咱们及时加工吗?”
张超是担心的。
“怎么不能?”秦阳说道:“咱们是给他们送钱来的,他们得当做财神爷一样恭敬才行,再说了,这次是十套,下次可能就是一百套,一千套。”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到了大门口,此时门房的外面还站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中年人正在那里焦急地走来走去。
“怎么回事,王翻译还没到呢?马可尼公司那边都等得着急了啊!”
年轻的小伙子则是在一旁安慰:“张科长,您别着急,王翻译肯定很快就来了。”
“不着急,怎么不着急?咱们和外国人打交道,重要的就是时间观念,人家现在会认为是咱们不重视人家!现在已经到了合同签署的关键时候,咱们可不能因为翻译拖延了时间!”
叮铃铃!
就在这个时候,身后门房的电话响了,守在这里的老头接了个电话,脸色顿时一变,他放下电话,向外面喊道:“张科长,王翻译来电话了,他们乘坐的212坏在半路上了,他们目前正在想办法尽快过来!”
什么,车子坏半路上了?
张科长更是头大,这下怎么办?
“你们需要英语翻译?我可以帮忙。”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出现在了两人的面前。
“你哪里来的 ?你会翻译?”张科长不解地看向秦阳:“我们要翻译的可不是日常用语,涉及到很多航空和雷达专业的专有名词,你懂吗?”
“是的,我都懂。”秦阳说道:“咱们是军工同行,我是960厂技术科的,我们来找132厂生产一批加急零件。”
看过了秦阳递来的介绍信和订购图纸,张科长有些糊涂:“你一个枪械制造厂的技术员会精通我们飞机工业的词汇?”
不是张科长不相信,是这个时代会的人太少了啊!
以前由于和苏联的关系好,所以国内的第一外语是俄语,这些年来,叽里咕噜的说俄语的技术人员不少,也达到了专业级别,但是,英语就不一样了!
学英语的人本来就不多,大部分还是只会日常用语的,找个专业的英语翻译,比登天还难啊!
就在此时,门房里面的电话铃又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