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剪辑工作虽无聊,但重要。】
隔壁的一众风风雨雨,李一白全然感受不到。
他现在的精力都在《神雕侠侣》剪辑上。
经过小半个月的时间,剧组拍摄的素材终于分批次运回北平,然后被送入机房之中,之后,剪辑师也开始入场了。
这次的剪辑师,依旧是老搭档,《天龙八部》时的那对师徒。
经过几次合作,李一白也算是对他们多了一些了解,年纪稍长的师傅叫汪若林,年小的学生叫王飞。
国内的剪辑师,其实大多都师徒传帮带模式,师傅领进门,剩下的靠经验去摸索,聪明点的就去不断拉片琢磨其他作品的用意,然后学习。
汪若林则是其中异类,他是正儿八经学编导的,王飞是他家里亲戚,带着个徒弟,迫于生计,当初才会半道接下《天龙》的剪辑。
他算是非常踏实的人,带着徒弟把工作做得有模有样,让李导对他印象颇嘉,接下来的《水月》和《仙剑》都是他在进行粗剪。
由于有科班基础打底,李一白和他沟通还是非常容易的。
他带着汪若林通盘缕了一下剧本,然后重点叮嘱他必须从观众角度想问题,不要玩什么花活,就踏踏实实讲故事就行。
由于李导拍戏都会让剧情人物通过台词和动作进行转场,这点倒是很容易。
二人很快就基础事务聊完了。
接下来就是重点场次,这些得单独摘出来聊聊。
《神雕侠侣》本质上依旧是爽文,因此,主角杨过学武功的每场戏都是一个重场和高潮情绪点,得剪辑好,学之前和学之后有鲜明对比。
比如蛤蟆功,古墓的捕雀轻功,玄铁剑法,黯然销魂掌。
每场戏都要让观众有获得感和提升感。
同时,主角和每一个女性的视角,也得注意到。
小龙女是重中之重,不用提醒他们也懂。
其他地方。
郭襄有摘面具名场面,程英有相互对视,陆无双也有不少嘻嘻哈哈中带着点暧昧的情节......
剧情上,这版《神雕》还是以书的视角行动,不会让小杨过第一集就登场,而是由幼年陆无双和程英摘头筹。
就像原书一样,从一团迷雾出发,然后通过主角的经历一步步了解整个江湖。
这种迷雾和悬疑感一向是全墉小说的一大看点,翻拍不能丧失精髓。
同时,郭靖和黄蓉,黄药师和他的徒弟,周伯通和小龙女这些暖心名场面通通都得花心思。
总结下来,每一集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还得注意节奏点拿捏,过快过慢都不好,最好卡在7分钟一个情节——这已经是后世总结出的铁律。
这样下来,有时候不得不删掉一些戏份了,这都是没有办法的。
李一白和汪若林沟通的时候,徒弟王飞也在做记录,同时从隔壁的素材库中把李导说的戏标记下来,准备提前剪,反复剪,好让导演能够满意。
一圈忙完,已经是几天过去了。
当然,这些功夫都是值得的,李一白花了几天,剩下的就可以交给二人,最后等着精剪就行。
他离开前,倒是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汪若林单独找到他,想聊两句。
......
对于这位剪辑师,李一白的了解也仅限于前面的内容,只能疑问道:“汪老师,怎么了,我有什么地方没有讲清楚吗?”
“没有,你讲得很清楚。”
汪若林赶忙摇头,作为一名剪辑师,这种工作还是不错的,虽说没什么艺术灵活性,但李一白的思路清晰,目标和明确,你至少不会因为犯错而被骂或者扣工资。
而且,一个项目跟下来,绝对能学到不少外面学不到的知识。
比如他作为导演的思路。
他常年跟着李导,只有一个感想:作为一线名导,李一白的收视率常年居高不下的确有其原因,功夫绝对名不虚传。
只不过,对目前的情况满意,但对未来还是有些担忧,总不能一辈子只做剪辑吧?
老汪犹豫了半晌,还是有些琢磨不透李一白的态度,只能旁敲侧击道:“导演,你也知道我是北电编导系毕业的,加上这部戏,我跟着你也剪了四部片子了......”
他说到一半,话锋一转,道:“对了,最佳乌导怎么样,我听说他的新戏已经拍完了?”
李一白听了半天没明白他到底想说什么,听到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还以为他是想去剪《傲剑江湖》,这也是份不错的资历,回答道:“嗯,是拍完了,素材已经运到北平,现在是他自己找人在剪,他没联系你...”
“嗯,稍等一会儿~”
回答到一半,李导马上明白了这位老搭档之前几句话的意思,合着拐弯抹角说了半天,新戏不是重点,乌导才是重点。
老江湖说话的弯弯绕绕真的多,潜台词真够难懂的。
他的意思很简单:
乌兰宝音乌导,是演员兼执行导演野路子转型,跟着你李一白,成为了正式导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