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背着板砖来看你】
在正式开机,或者说准备剧本之前。
李一白就预估过《鸡毛飞上天》的制作难度,按他的估计,这部戏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应该是非常轻松的。
和他以往拍摄的历史大戏相比,这部剧不用太过顾忌历史年代和造物,首先在美术场景,道具和服装上就很简单。
虽然他并不是那个年代走出来的人,对那个年代的细节印象非常稀薄,拍摄起来有悬空的隐忧。
但由于年代过于接近现实,如果刻意想接地气的话,还是很轻松的。
标志性的大红牌标语就不说了。
那些口号给人留下的印象太深,随便请一位老人都能记得,只需要注意一下字牌上的细节,道具组就能很好的仿制和做旧。
老物件方面也靠谱。
到处都能找到一些那些年代留下来的老物件,比如印有各种标语的搪瓷杯。
找人借都能借到。
民居,大的场景什么的,顾问也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所以,大背景的硬件是不用担心。
至于演员和剧本方面,只能由李导在现场一点一点把控。
实际情况和他预料得一样。
背景方面反而是最轻松的!
由于有何塞阳这个地头蛇的帮助,无论是剧组想临时找一些有生活气息场景,风景秀丽的乡村,还是询问家庭里各种物品的摆设,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他都能轻松解决。
李一白只需要操心演员的表演就行!
在这样的前提下,本来预计要三个半月杀青,还留了半个月的机动时间的剧组,实际拍摄起来只用了三个月,马上就要杀青了。
对比一下李导之前拍摄起来动辄拍摄需要大半年的几部古装剧。
毫无以为,轻松活!
剧组成员都觉得这次拍摄异常愉快。
不过,也是在最后,剧组遇到了最后的麻烦处。
火车站问题~
不管在哪个地方拍戏,找场景都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
需要外联制片疯狂联系,还不一定保证稳当。
这次《鸡毛》也不例外。
其他场景都很轻松,唯一的麻烦就是这个火车站了。
主要还是因为时代背景!
要是拍民国戏,用那种老式蒸汽火车头,反而比较简单。
南方的话,有大名鼎鼎的“南都北站”,也就是“浦口”火车站!
这地方是实打实的百年“文物”传承地。
后世大热的朱自清《背影》梗,“我去买几个橘子,你站在此地,不要走动”就是在这里实地发生。
民国时期也有不少大领导在这里送过人。
去这儿拍戏,实打实就能拍传承自民国的火车。
《情深深雨蒙蒙》,《金粉世家》等戏就是在这里取景。
代入感拉满~
北方也不用担心!
因为早些年是天朝的重工业基地,想找到一个有年代的火车站实在太轻松了~
最着名就是“大城市”铁岭火车站。
《闯关东》,《钢铁年代》都是在这个地方取景。
因为实用性不强,蒸汽火车已经被淘汰,乘客可以忽略不计,火车站方面接剧组看个新鲜也比较正常——甚至还有专门用来拍戏的。
反倒是找绿皮火车比较麻烦~
作为未来小清新们怀念“美好”的一样东西。
这玩意放当下还属于实用性非常强的交通工具,没有特意用来拍戏的地儿。
人家每天都有自己的工作,接洽起来,车站方面反而嫌你给所有人添麻烦。
最后,还是义邬这边宣传部帮忙联系火车站,人家看在地方的面子上,才给抽出一辆没有任务的火车,临时给剧组拍戏。(实际上地方正府是管不到铁路系统的,二者没有上下级关系。)
眼下一切准备就绪,李导也松了一口气。
一行人乘着大巴车到底火车站之后,各部门开始取视角的取视角,打光的打光,化妆的化妆。
作为导演。
李一白也开始仔细思考起了今天的拍摄内容。
......
《鸡毛飞上天》这部作品。
无论怎么看,格局都是非常小的。
从宏观视角看的话,这部戏当中涉及的“改开”大背景,其实都是背景板,故事的主线始终是陈江河和骆玉珠的爱情。
李一白没有强行把一把小格局作品拉到大格局上的兴趣,那样可能会弄成《大明风华》那样朝堂线不精彩,后宫线也缺乏可善的“四不像”。
也因此。
把他们的感情线拍好就非常重要了!
二人的情感无疑是非常坎坷的~
他们总是在各种巧合中错过,分开又聚首,聚首又分开。
二人初次见面是在火车上,骆玉珠抢了陈江河的食物,让他晕倒。
接下来,在没有识破男女身份的情况下,陈江河可以坦然和骆玉珠同处一室,相依为命。
等他认识到骆玉珠是个女孩,陈江河便坐不住了,选择离开骆玉珠独自去全国闯荡。
时间一晃而过。
等他再次回到义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