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天工开物
在稚童们的欢呼声中,苏晨也附和着点点头。
“您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科学家!”
“不敢当,您收好。”于飞将手中的电子书,递还给了苏晨。
“来吧,孩子们,咱们讲书。”
于飞起身,稚童们纷纷跑回座位前,端坐静听。
“咱们现在讲,《乃粒》,谁来给我讲讲,为什么要种粮食?”
一名头戴圆帽的稚童起身微微拱手。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
稚童摇头晃脑堪堪背诵,苏晨会心一笑,饶有兴致的模仿着稚童的模样也摇晃着脑袋。
于飞深邃的眼眸中满是慈祥,“解释一下。”
“因为人要吃五谷才能活着,五谷不能自己生长,需要人种植,我们想要吃饱饭,爹娘就得勤苦耕种,所以才这么辛苦。”
“就想你们知道,种粮食是不是很辛苦啊?”
“是,辛苦!”稚童们众道。
苏晨也跟在一起回答道,“是很辛苦,所以才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于飞一听,立马讲出了出处。
“你说的这个是李绅的《悯农》,这样,明天咱们就教《悯农》,今天的书就读到这里。”
“谢先生。”
稚童们致谢过后,就撒欢般跑离了学堂。
苏晨一边帮忙整理着桌上的书本,一边感慨道。
“您可是奉新明儒,但是今日一见,感觉您就是一位,田间老人。”
“田间老人不好吗?”于飞笑着反问。
“特别好,特别亲切。”
于飞与苏晨两人共坐长凳之上他一边挽着裤脚一边道。
“年轻的时候也想学神农氏,喜欢田间技艺,坊市营生。”
“但我也知道,您熟读诸子百家啊。”苏晨补充道。
“那都是年少时候的事了,我还是特别想知道,300多年之后,真的还有人在看我的书吗?”
“当然有!”苏晨肯定的点点头。
“我们后世几乎人人知晓,宋先生的这本《天工开物》,这是后世公认的,图文并茂的,重要的科学技术典籍。”
于飞边听着苏晨,脸上抑制不住涌出一抹喜悦,他用力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既有欣慰也有感慨。
他缓缓起身,对着远处深深一拜。
“《天工开物》,流传后世,可以告慰两位兄长在天之灵了。”
“先生说的应该是宋应昇和涂绍煃先吧?”苏晨问道。
“正是两位兄长!”
“这本书是我们三个人共同的愿望,共同的梦想。”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梦想?”苏晨微微侧目。
于飞像是陷入了回忆,慢慢道。
“年少的时候我们都希望学有所成造福天下,那一年...”
随着于飞缓缓叙述。
现场画面陡然转换。
第一层舞台之上,传来一阵突兀的铜锣声。
“报喜报喜,请宋府接喜书。”
随着一个头戴高帽面带喜色的耄耋老人来到报喜人群面前,报喜之人深深一躬。
“宋老太爷,我是学府的门吏,这是本科乡试的喜书。”
“宋府公子宋应星,高中乡试第三名!”
另一个青年演员扮演青年宋应星,接受着周围人的祝贺,脸上也满是喜悦。
“宋府公子宋应昇,高中乡试第6名!”
宋应昇的扮演者,脸上也是涌出一抹狂喜。
“恭喜兄长!”
“宋府一家,连出两个举人,堪称“奉新二宋!”,恭喜宋老太爷!”
在人群们的祝贺声中,宋老太爷微微躬身。
“谢过乡亲们,谢过诸位高龄尊亲!”
“兄长我居然也考中了!”青年宋应星笑吟吟看向自己兄长。
“那是因为你天资聪慧过目不忘,我每日苦读,你每日不是跑到铁匠铺子,就是跑到染坊学习各种技艺,居然还考到我之前。”
“所以要感谢兄长,你每日苦读念那么多遍,我听都听会了”
现场一阵笑声。
宋老太爷接过话茬,“赶紧谢乡亲们。”
闻言宋应星兄弟携全家,对着面前乡亲父老齐齐一躬身。
“谢过各位乡亲。”
“恭喜恭喜。”众人回礼,俨然一派其乐融融的画面。
“拿着喜报到祠堂,咱们祭祖去!”
苏晨的旁白这时再次响起。
“同年秋天,宋氏兄弟和高中乡试第四名的好友涂绍煃一起进京赶考。
年轻的宋应星,一路舟车踌躇满志。”
熙熙攘攘的人群在码头忙碌的搬运着货物。
青年宋应星刚走出家门看哪里都是兴奋。
“这码头原来如此繁忙。”
“京杭大运河果然名不虚传!”
“这就是人行天下,物通天下。”
青年宋应星看着忙碌的工人们问道。
“小哥你们卸的是什么货物?”
“瓷器,稻米。”
“船老大他们运的是什么?”
“这些是棉布和丝绸。”
“三位举人老爷这边吃盏茶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