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辉煌不再的安山镇
今天是下乡考察的第四天,陆星辰刚上车,夏梓杭就问道:“今天我们去哪里?”
这也是每天出发前的必要步骤,因为不事先透露视察的乡镇,都是出发前才确定每天的目的地点。
陆星辰微微一笑道:“这几天都是去看泄洪的三个镇,情况不是很好,我们心情都比较沉重, 那么我们今天也转变一下思路, 古语有云,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前几天我们都是看水,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山,今天去江兴县最偏远的乡镇安山镇。”
安山镇有山名曰安山,这也是江兴县唯一一个有山的镇,也是以山命名的乡镇,江兴县位于八百里洞庭之滨,到处都是湖泊和河流,地势平坦,一马平川。
而安山就像是千里平原上的一颗明珠,独一无二!
安山位于江南省江兴县最北边,江南省和江北省交界处, 山体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2.5公里,海拔260米,一山跨两省,在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之滨,为此一山独秀!
安山北枕长江,南望洞庭,现在的安山或许名不见经传,但却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
据记载安山森林植被主要有松树,杉树,樟树,枫香树,水杉,池杉, 以及竹类 等诸多树种,动物种类160种以上,其中两栖类,爬行类30余种,鸟类有100多种。
1600多年前,晋代安山寺庙耸立,香客如云 ,更因安山最具有江南平原风光的特点,历代数不尽的才子佳人,英雄俊杰,游历至此。
这里不仅是历代文人墨客的流连之地,更是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的屈原,唐代的柳宗元,刘禹锡等名人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足迹或千古传诵的诗篇, 成为了文人骚客心驰神往的圣地。
明朝的吴宗儒,清代的赵纯翁都提有安山赋的美妙诗篇留世。
明代的王世昌夜宿安山题有诗词:“钟声低则远,人语隔溪烟,置榻云为伴,煮茶夜饮泉,此霄河汉近,忘却我非仙。”
安山镇坐落在江南省江兴县北部与江北省同名小镇隔山相望,这里的独特之处在于一脚踏两省,两镇同名同姓成为地理上的奇迹,这一切源于两地共享一座山,安山将两地的森林连接在一起,使得这片土地成为江南和江北交界的文化交融之地。
安山镇内有一条着名的街道 “和睦街”,又被老一辈人亲切的称为“界街”,这条街道纵穿江南和江北两省 ,俗称一山属两省,一街跨南北,一脚踏两省,成为两省居民日常往来和友好交往的重要通道。
和睦街之名由来已久,体现了两地人民代代相传的深厚感情, 两地乡镇政府分别修建在街道的两端成为了江南和江北两省友好的交流之地,同名同姓却又属不同的省份管理,这里的人们自称脚踏两省,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
只是可惜近代的一些变故,安山的历史早就被人遗忘,安山辉煌不再,动乱时期安山上树木被乱砍乱伐,庙堂更是早就被毁了,山体几乎裸露,仅剩下一座荒凉的石头山,本就山体不高,也没什么险峰,没什么贵重的木材,更没有什么风景,别说旅游,本地人都不愿上去,山上除了石头啥都没有了!
安山镇也因为有安山占了很大一部分面积,导致可以耕种的农田就少了,安山山上除了不值钱的树木就是岩石,也没有什么可利用的地方,靠山吃不了山,而且与江兴县城关相距甚远,偏居一隅,交通也不便利,老百姓的生活非常艰难。
现在的安山镇却是江心县15个乡镇中最穷的,经济倒数第一,全镇人均月收入不足300元。
安山镇距离江兴县城50公里,是最偏远的乡镇,从县城一路往北而去,在水泥公路县道上开了二十公里之后就拐进了一条只有不到三四米宽的乡镇沙石公路,车速瞬间就慢了。
大约又开了半个多小时,道路是越来越难走了,到处是大坑,积水,山高皇帝远,上级领导估计都遗忘的角落,道路不知多久没维修过,汽车底盘和路上石头发出剧烈的摩擦声,让人心惊胆跳的。
摇摇晃晃好不容易到了安山镇的地界,到了镇上,安山镇的镇政府是不能去的,去了就失去了实地考察的意义了。
看惯了水,难得一见山,三人即刻决定先爬上山看看风景。
三人行走到山脚,正准备上山却发现前面上山的道路却被几个人拦住了,还有一大帮人在争吵着,三人凑近一看,看到是三四个年轻人堵在上山的路口,拦住所有上山的人,然后挨个收费。
美其名曰进入安山就要交管理费,所有人不管男女老少都是收费10元。
陆星辰一看这情景,心里头一股无名火就冒了起来,这不是啪啪打安山镇领导的脸吗?什么时候上山要收费了?
还真是穷山僻壤出刁民啊!居然想出如此敛财的办法。
人穷不是理由!
人穷难道就可以成为胡作非为的理由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