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其他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第九十三章 或为良相,或为良医

  范仲淹的提案涉及吴淞江,白茆、茜泾、浒浦、下张、七丫等河,预计至少要调用十万役夫以及配套的地方厢军。

   所谓地方厢军,也就是各州府的常备部队,厢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多是饥民,部分是流放的罪犯。

   虽然冠以‘军’的名字,但厢军几乎不承担作战任务,起主要任务多是各种杂物。

   与其说厢军是军队,不如说是国有的工程团队,在地方上,似筑城、修路建桥、运粮垦荒、制作兵器等任务,统归厢军。

   虽然厢军的总体人数并不少,但摊到各州府,人数便不算多,似这种大工程,仅凭厢军之力,是难以完成的。

   因此,范仲淹的奏疏中才有征调民夫的请求。

   当然,奏疏中的提案也不是单纯的征调民夫,更像是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其实也不是什么开创性的提案,历史上以工代赈的例子,最早可以追朔到春秋战国时期。

   《晏子春秋》中有记载,齐景公时,国家遭遇饥荒,晏子为民请粟,公不许。

   为了救灾,晏子曲线救国,以修筑君主所用的建筑为由,让饥民获得了救助的粮食。

   到了先秦时期,管仲亦有以工代赈的措施。

   因此,范仲淹‘以工代赈’的论调并不算新颖,也不足以令刘娥惊奇。

   真正让刘娥意外的是,范仲淹一介选人,竟然敢提出如此大胆的奏议。

   范仲淹的奏疏中不止是要求征调民夫和厢军,还额外奏请了二十万石粮食。

   如今,京中的米价约为300文一石。

   二十万石粮食,六千万钱,也就是六万贯(足额的情况下)。

   六万贯钱,明显不足以支持修建如此浩大的水利工程,这仅仅是第一批招募饥民的钱粮而已。

   根据常例,征调的民夫每天最少也要消耗米两升,十万人,也就是二十万升。

   十升和一斗,十斗和一石,十万民夫每日消耗的粮食便要2000石。

   综合而言,二十万石的粮食,也就只够一百天的消耗。

   就这,还没有算上运粮的损耗,以及征调民夫的其他开支,民夫不可能每天只吃粟米吧?

   况且,一天两升还是最理想的情况下。

   宋代一石合92.5宋斤,一宋斤约为604克,换算可知,一石大米为59.2公斤,也就是118.4斤。

   继续换算,宋代的一升约为1.2斤,两升便是2.4斤。

   2.4斤,看似很多。

   但古代的饮食结构不比后世,肚子严重缺少油水,役夫干的又是重体力劳动。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yeguoyuedu 安装最新版。】

   每天吃两斤多,不足为奇。

   (ps:宋朝随军运粮民夫每日定量的口粮便是两升,宋代诗人李复有诗‘人负六斗兼蓑笠,米供两兵更自食。高卑日概给两升,六斗才可供十日’)

   半晌,李杰放下手中的札子,微微感慨道。

   “范仲淹确是良吏,苏湖地区常年受灾,这水利,是该修一修了。”

   听到这话,刘娥眉头微蹙。

   “六哥,现在这个时机征调民夫,怕是不合适吧?”

   征调民夫,历朝历代都是扰民之举,尤其是此次需要征调十万民夫。

   先帝这才登遐多久,就要大规模征调民夫。

   另外,官家刚刚登基就这么做,也不太合适。

   “大娘娘,国政为先,若是错过了今年冬天,明年就要耽搁一整年。”

   “最近几年,江南地区又恰逢多雨,说不定明年苏湖地区又要受灾。”

   古代征调民夫,通常都会考虑时节问题,若是农忙时期,如春耕,秋收,肯定是不适合征调的。

   非必要的情况下,大多是以农闲期招募为上。

   像之前为真宗修陵,那是没办法,只得在农忙时期征调。

   “此事还需再议。”

   刘娥的态度很是坚决,值此之际,的确不是征调民夫的好时机,不过,她也没有完全否定,而是跟着补充了一句。

   “待明日,于承明殿与诸卿议一议此事。”

   ……

   ……

   ……

   苏州。

   望着眼前浩浩荡荡的太湖,若是换做是别时,范仲淹很可能会诗兴大发,作诗一首。

   但现在嘛。

   他只觉得很烦。

   一碧太湖三万顷,再好的景色,他也没工夫欣赏。

   苏州算是范仲淹的故乡,既然他来了这里,自然想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点事。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冒险上了一份兴修水利的札子。

   其实,范仲淹也很清楚,眼下这个时机,不适合大规模的征调民夫。

   早在上书的那一刻,他已然做好了石沉大海的准备。

   同时,他也做好了受罚的准备。

   世界上总有一种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不为名,不为利,但求问心无愧。

   毫无疑问,范仲淹便是这种人,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做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