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我不写小说了,人民群众看什么?
新成立的通俗文艺出版社占据了林为民的一部分工作精力,因为没有单独的策划室,所以出版社的出版方向和内容只能是由林为民和几个年轻的编辑偶尔开会进行讨论。
因为刚刚成立,人员也少,编辑部的气氛反倒很轻松。
眼下几个年轻编辑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金庸作品集上,但同时,林为民也给几人定下了目标,要求几人这段时间多联系国内的武侠小说名家,未来半年时间内,通俗文艺出版社的出版方向都会围绕武侠小说展开。
现在队伍刚开张,底子太薄,专攻武侠小说是最明智的选择。
八十年代这十年,随着城市的不断崛起,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大众传媒的发达以及整个社会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与日俱增。
在八十年代初期,国内的通俗文学发展主要是以引进的香江、湾岛作品,如琼瑶的言情小说,金庸、梁羽生、古龙的武侠小说,《霍元甲》、《陈真》等电视剧。
然后是刊物的百花齐放,1981年7月《今古传奇》创刊、1985年1月《章回小说》《传奇文学选刊》创刊、1985年11月《中国故事》创刊……
如《玉娇龙》《津门大侠霍元甲》《大盗燕子李三传奇》《江湖风云录》《刑警队长》《黑色诱惑》等一系列作品广受读者欢迎,在国内的图书市场上购销两旺。
但是,又因为这些年意识形态还占据中心位置、纯文学仍掌握着强大的话语权,所以这些通俗文学尽管在台面之下发展的有声有色,却难登大雅之堂,时不时的还要被主流意识形态和纯文学拎出来批判一番。
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家和国人的精力逐渐转向经济建设,通俗文学的发展不断加快,在文学界已经逐渐形成气候,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的圈子,快速的占领大众文化市场。
沪上的《故事会》单期销量650万册、湖北的《今古传奇》单期销量近200万册、燕京的《啄木鸟》单期销量175万册、山西的《民间文学》单期销量100万册,还有各种街头小报,销量也多是在几十万册到一两百万册之间,这些信息都是林为民这段时间搜集来的。
对比绝大多数难以突破百万册这个销量天花板的纯文学刊物,通俗文学刊物在销量上几乎碾压。
哪怕是《当代》这个国内纯文学领域的绝对一哥的销量,放在通俗文学刊物市场当中,也显得平平无奇。
如今刚刚进入九十年代,通俗文学在国内的文学领域依旧锐不可当,尤其是在盗版不断蚕食纯文学市场的情况下。
国文社恢复通俗文艺出版社这个副牌社,如果不参与其中分一杯羹,就是天予不取。
林为民心中还有搞个武侠小说刊物的想法,这些年武侠小说虽然在香江、湾岛地区逐渐式微,但在内地仍有巨大的受众市场,少说能再吃十几年的市场红利。
现在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武侠小说刊物,刊物内容上跟武侠小说贴边的《武林》、《今古传奇》都并非纯正的武侠小说刊物,能够创办一家武侠小说刊物,可以迅速为通文社打开市场并圈定一部分读者群体。
可惜现在通文社的作者和稿件资源太少了,这个想法只能徐徐图之。
正月十五过后,就是公历的三月份。
前几天的一场雪下完后,燕京城的气温开始逐渐回升。
于华已经在通文社编辑部待了一个星期时间,他的入职手续刚刚办好,如今已经正式成为国文社的一员。
嗯,通文社是国文社下属社,理论上来说,他就是国文社的人。
这些天,他上班就是看金庸的武侠小说,下班就在燕京城到处浪,比前几年在国立文学院学习的时候还要快乐,毕竟那时候白天还得学习。
这天下午,快到下班的时候,于华正在思考晚上去哪浪,却被林为民叫到了办公室。
“最近这几天工作还适应吗?”
“适应,太适应了!”
“那就好。你们的进度怎么样?”
于华沉吟了一下,“下周应该就能校对完成。”
林为民点点头,又提醒道:“金庸的武侠小说是第一次尝试,所以这次不要求你们的进度有多快。接下来的效率要有所提升,都是现成的东西拿过来,几个人还要近两个月才能完成,太没有效率了。”
被林为民批评了两句,于华没有半点不高兴,反而本能的心虚,他来了编辑部一个星期,对编辑部现在的气氛太清楚了。
大家上班说是校对稿子实际上就是在看小说,有时候看着看着就忘了审校的事,在那里眉飞色舞。
“知道了。”
于华老老实实的表完态,问道:“林老师,金庸的作品马上就弄完了,我们接下来编谁的小说?古龙怎么样?”
“想的挺美,你以为是伱想编谁的小说就能编谁的小说?”
“我就问问嘛!”
林为民道:“古龙的小说太过杂乱,经手的出版社众多,协调起来要花很长的时间,接下来还是以香江的武侠小说名家为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