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都送去下乡了
“行啊!这些小子,在城里一天天到处闲逛,无法无天的。看他们到了乡下之后,怎么办!总算也是为国家做了贡献。”张帆说道。
“你是不知道,这些小子,开始知道自己要出去的时候,一个个眼睛都冒光,还有几个都叫出了声。不过,在被知青办的同志,同志半个月之后,就要到乡下去了,一个个跟死了亲人一样。好多还都哭出来了!”曹局也是憋不住笑了。
“看这以后,还敢不敢了!曹局,他们都被派到哪里去了?”张帆也是闲的无聊,跟曹局聊天,顺便问问。
“听说,要到西部去!”曹局说道。
张帆心里直念阿弥陀佛。
现在四九城的知青,下乡基本就是几个方向。第一个就是四九城周围的的农村;第二个是东北;第三个是西北。
要说,主动参加上山下乡的,基本都是就近的四九城城郊农村。倒不是说这里的条件有多好,都是农村,都是干活,能有啥好的。
唯一的好处,就是离家里近,这探个亲,送送物资,什么的都相对容易一些。
剩下的就是东北和西北了,两个相比较起来,东北的条件就算是相对好一些了。
都算是苦寒之地,东北好在不缺水。
而条件最差的,就要属西北了。不仅寒冷,还大风缺水。
可以说,去这西北,真的就是上山下乡的最差之选了。
这些小子,要倒霉了!
张帆都感觉自己做的是不是有些过了,自己不会被诅咒吧!这些人的怨念都应该集中在提出这个处理办法的人身上。
张帆都想高声朗诵领导语录了。诸邪避退!
“曹局,北边那里怎么样了?”说完了那群无处发泄荷尔蒙半大孩子的事情后,张帆还是有些想知道北边房子那里的情况。
“那边的事情,跟咱们这边没关系,不过也应该很快解决了。”曹局没有说太多,不过听曹局的口气就知道,这事情会有更高的部门去管。
张帆略微猜测了一下,应该是曹局直接找了部里的人。
既然这样,应该跟张帆,跟娄家就扯不上关系了。
毕竟消息是张帆提供的,就算最后事情不了了之,弄成个简单的扫黄案件,也不会攀扯上娄家提供场地。
这样就挺好,至于这后面有什么人,如何获利,这就不是张帆要考虑的了。
总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有那操心的功夫,都不如回家好好带带孩子。
寒暄了几句,挂上电话。
到了下午的时候,程才带着一份部里的通知文件,送给张帆。
通过这次抓大这批打架斗殴的人员处理,部里已经把这种处理结果,形成案例,号召所有机构,在处理辖区内违反犯罪情况的时候,根据案情,可以考虑上山下乡的安排。
并且好找,所有派出所,要与辖区内的知青办保持联系,及时沟通各种情况。
张帆看了看文件,心里大概也猜出了一些事情。
随着城市里面,各个工厂规模的渐渐稳定,这工厂工人的数量就基本饱和。
市场又不开放,每年的适龄人员只会越来越多。
这么多人,是城市内部就业根本解决不了的。这么多的人员在城市里面,难免不会出事。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再加上前几年的自然灾害,这粮食问题就成为了首要问题。
农村的生产能力,要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饱饭问题。
这就需要更多人的参与。
上山下乡,需要的人员只会越来越多。
根据张帆一些前世课本上的零散话语,虽然张帆不知道当时的具体情况,不过,貌似过了几年,基本上所有的毕业学生都会下乡去劳动生活。
从最开始的个人报名,到最后的基本全员参加。
现在这个时候,还算早的,还处在主动报名,街道动员的阶段,可是等到风起了,学校停课的时候,那就真的是全员行动了。
现在,由部里牵头,所有机构开始响应,也算是解了暂时的困难。
不过,这也跟张帆没什么关系,不过想到所里那么多家里的孩子,估计真的要到乡下去受几年的苦了。
刘海忠家的老二,去年就下乡了,算算时间,这孩子怕是要在农村生活十几年了,到时候结婚生孩子的,这辈子怕是都回不了城里了。
张帆想着,刘海忠这个人也是奇怪,家里明明三个儿子,这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里,可都是壮劳力,谁家里要是又这么多大小伙子,说话腰杆都是硬的。
可是这个老东西,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三个儿子,就只心疼老大,什么好的都紧着老大,而对老二和老三,就好像不是他亲生的一样,除了打就是骂。
现在老二下乡去了,老三的日子更加难过,才不到十岁的孩子,被刘海忠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那孩子看着都比同龄的孩子小一些。
邻居们看到都心疼。
也有好心的邻居,也会跟刘海忠说说,可是他根本不在乎,还跟别人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每天跟别人都是吹嘘自己家里的老大有多厉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