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靖安侯

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我儿也不差

靖安侯 漫客1 2130 2024-11-18 22:27

  西城门不远处,薛威透过望远镜,看到了西城门的那一道火光。

   也完整看到了,沈叙的壮举。

   他直接将手里的望远镜丢给一旁的亲卫,抓过自己的长枪,大笑道:“八公子真是个人物!”

   “万钟,万钟!”

   他大叫了两声,等万钟小跑过来,薛威重重的拍了拍万钟的肩膀,大笑道:“你瞧见了没有!你瞧见了没有!”

   “太原城门开了!”

   万钟看向战场,微微摇头道:“为了防止惊动齐人,咱们没有办法在城门附近布置太多人,这会儿还在争夺之中,不能说城门开了。”

   “所以,老子要亲自去夺门了!”

   薛疯虎两只眼睛有些发红,闷声道:“人家八公子,几乎都要豁出命了,这一仗拿不下这个城门,你我都无颜再去见人家了!”

   “你来指挥整体战场。”

   “再有,派人将八公子,还有他随行的人护住了!”

   说完这句话,薛威回头看去。

   一排排一身黑甲的战士,已经站在了他身后。

   薛大将军高举手中长枪,怒声道:“玄甲卫!”

   一众黑甲齐声怒喝:“在!!”

   薛威一马当先,冲了出去:“与我一起,夺下太原城门!”

   薛大将军领着上千玄甲卫,以最快的速度投入了战场。

   而在这个时候,西门的千户郭贵,正在与千户霍山交接防务。

   两位千户正在说话的时候,身后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传来。

   紧接着,一人匆匆来报,跪在了两个人面前,深深低头:“二位将军!”

   这人颤声道:“南人趁着我们换防的空档,进瓮城了!这会儿已经打进了内城门!”

   听到内城门三个字,两个千户都是脸色大变。

   这个时代,一般省城级别的大城,都会制造瓮城,也就是分设两道城门,在两道城门之中空出一块空地,形成瓮中捉鳖的瓮。

   城楼上的将士们,手持弓弩滚石,敌人闯进翁城,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活路了。

   正因为这个原因,打大城的时候一般不会选择撞城门,主要是以云梯攀爬城墙为主,这也是为什么至今以“先登”为破城第一功的原因。

   但现在,战事刚打起来,敌人零散已经闯过了瓮城,来到了内城门!

   甚至没有必要再去架云梯爬墙了!

   前来接班的霍山,本来脸上还带着笑意,听到这句话之后,脸色骤变,他猛地扭头,看向郭贵。

   “郭千户,这是怎么回事!”

   郭贵现在也慌了神,他摇头,有些心虚:“我哪里知道?!”

   霍山一把捉住他的衣袖,大声道:“你不要走!你不要走!与我一起去城门处看一看!”

   郭贵这会儿,心里已经隐约猜到了什么,他心思转动,突然猛地从霍山手里,抽回自己的衣袖,大声道:“乙未营的兄弟们,协助霍将军,守卫城门!”

   说完这句话之后,郭贵再也不看战场一眼,而是扭头就走,直奔晋王府去了。

   霍山看了看郭贵跑远的背影,又扭头看了看已经打起来的西城门,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这会儿如果他有的选,他一定也毫不犹豫,扭头就跑,不去惹这一身腥臊。

   但是没办法,这会儿理论上,他才是这西门的守将。

   郭贵可以耍无赖扭头就跑,他却已经没有办法跑了。

   霍山恶狠狠的看了一眼郭贵逃跑的方向,怒骂道:“狗娘养的,你跑吧,将来国法天威,饶不得你!”

   骂完这一句之后,他只能硬着头皮,匆匆赶往西门战场。

   而在这个时候,薛威率玄甲卫,也已经赶到了西门,并且毫不犹豫,一头扎进了瓮城里!

   即便破太原城,已经比他们想象中顺利太多,但是当薛威赶到的时候,场面还是相当惨烈的。

   第一批去夺门的二三十个淮安军,几乎没剩下几个,都已经从前线撤了回来。

   现在,瓮城里是第二批第三批赶到的淮安军,因为死战不退,这会儿也已经伤亡惨重。

   薛威自己进了瓮城,然后吩咐道:“玄甲卫爬云梯登城,清理掉城楼上的齐军!”

   “火药包,能往上扔就往上扔,不要让城墙上的人,攻击到瓮城里!”

   说完这句话,薛疯虎挥舞长枪,杀进了瓮城里。

   一枪精准的扎死一个齐军之后,薛大将军摸了摸喷在自己脸上的鲜血,模样显得有些癫狂了。

   “今日破城,所有人记功一次,赏银十两!”

   “先登者,记大功两次,赏银五百两!”

   在淮安军,记大功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升官。

   这几乎已经是铁律了。

   不管是沈毅,还是他麾下的三个主将,都一直在一丝不苟的施行这道有功必赏的“铁律”。

   因此,薛威的这一句怒吼,外人可能听不太明白,但是在淮安军内部,已经是顶格的重赏了!

   再加上,薛威本人就在瓮城里,在场的所有人,尤其是玄甲卫的热血,几乎立刻被点燃,开始愤怒的低吼,朝着最近的齐人冲了过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