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即将见证历史
7月10日,王倩倩打电话问周严:“周严哥哥,你找的地方大不大?我能不能多带几个同学?”
“足够大,你把你全班同学带上都可以!”
“嘻嘻,也没那么多啦,十几个人吧,还有几个男同学,你不要吃醋哦,就只是同学,骗你是小狗!”
周严哑然失笑,自己看起来很像个小心眼的男人吗?还是说,王倩倩这是在暗示自己应该吃醋?
“没关系,多带几个男同学,看我怎么把他们烤着吃了!”
“那好啊,记得到时候分我一条腿吃!”
周严盘算一下,王倩倩要是有十几个同学的话,那原来预想的场子就不够用。于是趁着午休,直接开车去恒山路冲锋酒吧。
冲锋酒吧在桂城的圈子里很有名气,老板以前是搞田径的,拿过全运会冠军,退役后开了这个酒吧,经常会转播一些重大足球篮球比赛,遇到其他重要体育赛事也会做些活动。
据说很多现役运动员也会在休假的时候来这里放松,当然,周严是没见过。
之所以选择这里,一来是离王倩倩的学校比较近,走路就能过来,二来这里场地比较大,除了一楼的大厅,二楼还有大小不等的包间。
和老板简单沟通,周严预定了最大的包间,然后跑去花店订花,一切办好,坐在车里给准备约了一起看直播的人打电话。
除了张小乐表示要值班,只能看情况到时候再说,其他人都欣然接受了周严的邀请。
“看直播为什么要去酒吧?在家里看电视不就好了?这么幼稚!”陆嘉琪很痛快的答应完,还鄙视了周严一下。
“氛围感懂吗?你想想,如果到时候申奥成功,你在家怎么庆祝?抱着我老姐,那能有感觉吗?”
“切,说的好像在酒吧就能抱别人似的!”陆嘉琪咕哝了一句。
周严差点脱口而出说:“可以抱我啊!”咳嗽了一下,改口道:“起码有的选,好多大学生,可以找个小帅哥抱抱的!”
对于这次申奥,此刻官方要比民间重视的多。在没有申奥成功前,大部分普通人还处于知道这件事,也知道这是件好事,但和自己关系不大的程度。
没有经历过的人,事前很难理解在申奥成功的那一霎那,人们是会迸发出怎样的热情。
有些情感,是在潜移默化中积累的,是在日常的点滴中产生,又被日常的琐碎掩盖。
从十几年前,国门打开,刚刚解决温饱问题不久的国人,开始面对外面世界的光怪陆离,当街上的外国人越来越常见,外国新奇先进的各种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在高兴之余,总会有些不是滋味。
外国的产品就是先进的,是昂贵的,是时尚的风向标,外国人都是有钱的,是外宾,外商,他们高高在上,享有某些特权。哪怕是湾湾的商人,港岛的商人,也是各地政府的座上宾,和外商同等待遇。
以前他们是用武力欺负我们,现在换成了用资本,虽然不敢说欺负,但盛气凌人是最常见的。
经过十几年的开放,国家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眼界越来越开阔,这些年积压在心里的不满,或者说不服气,需要一个机会宣泄,我们要向全世界证明,我们不再是那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我们已经可以在任何领域和你们一争长短。
如果能在众多国家的竞争中胜出,获得举办奥运会的资格,无疑是一个非常恰当的契机。
1908年,《天津青年》上刊出着名的奥运三问:我们何时才能派出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派出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我们何时才能举办一届奥运会?
可以说,从那时起,国人就明白,奥运会上的体育竞技背后,代表的是国力的竞争,是国家地位的竞争,更是国运之争。
1990年亚运会举办前,邓公第一次提出要申办奥运会,整整十年过去了,经历过93年的失败,这一次申奥能否成功,将是对我们十几年经济建设成果的一次检验。
二十年后,很多没有经历过的人对申办国际性的体育赛事不以为然,觉得完全是劳民伤财,根本没有必要。
但他们不懂此一时彼一时的道理,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排名前五,甚至前三的军事强国,是世界最大、最有活力的商品市场。一个与米国争夺世界领导地位的国家,当然不需要用举办什么国际性赛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但在新世纪初,我们还没有完全融入主流国际社会,国家需要一个机会,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实力,人民也需要一个机会,宣泄情绪,增加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
从1984年许海峰获得第一枚奥运金牌,到2008年我们成为第一个获得奥运金牌总数第一的亚洲国家,这二十几年的奥运会成绩,刚好和我们的经济发展轨迹相吻合。
也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奥运之争,即是国运之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