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战之重整河山

第890章 进退两难的日本

抗战之重整河山 鱼夫 2131 2024-11-18 22:36

  东海大捷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把全国民众的注意力从中原灾情上暂时转移开。

   以六艘巡洋舰为主的日军舰队全军覆没,两艘运兵船在上海以东海域沉没,2万多日本陆海军的士兵喂了东海里的鱼。

   在整场海战中,渤海舰队和黄海舰队只损失了一艘驱逐舰和一艘护卫舰。

   两艘军舰被日军的鱼雷击中,没有机会拖回船厂抢修,当场便沉没了。

   从上海前往日本本土的航线彻底变得不安全,日本大本营也将不再给中国派遣军提供支援。

   南京。

   在全华夏的老百姓庆祝东海大捷的时候,南京的日寇却在凄厉的防空警报中惴惴不安。

   在几次海战和空战中,中国派遣军所属的第三飞行集团损失惨重。

   零式战机是目前日本海陆两军最先进的战斗机,大多装备了海军和本土的防空部队。

   中国派遣军只得到了一个中队的零式战机。

   这些飞机已经在之前的空战中报销了。

   零式战机在一定的数量优势之下能够与歼一战机达成某种平衡,但中国派遣军无法具备这样的优势,制空权一点点的失去,最后让歼一战机顺顺当当的来到了南京城市上空。

   “呜呜呜………”

   防空警报的声音呜呜咽咽,让平静了4年的南京城再次变得躁动起来。

   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站在派遣军司令部的窗口,透过玻璃看着略显昏暗的天空。

   “轰轰轰………”

   北边的天空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就好像闷雷一般。

   畑俊六知道那是防空部队正在使用高射炮驱赶攻击长江附近皇军阵地的中国战机。

   防空警报一直在响着,城市上空也能看到一些中国战机的声音。

   但这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又经历了多次战乱的城市并没有遭到轰炸。

   “华夏人舍不得轰炸他们的国都啊……”

   畑俊六半是自嘲,半是悲伤地说道。

   派遣军总参谋长后宫淳的神色黯淡了一刻,他道:

   “大将阁下,华夏人刚刚取得了东海大捷,正是士气旺盛的时候。”

   “我们要提防他们趁势发动大规模进攻,将战线推到长江沿岸。”

   防空警报的声音让畑俊六感觉心烦意乱,他深深地皱了一下眉头,然后离开窗边。

   “后宫君,你可能有所不知,天皇陛下和东条首相的意见产生了一些分歧。”

   畑俊六端着茶杯,神色颇为古怪地继续说道:

   “天皇陛下的想法和藤田君的有些相似,那就是放弃东南亚那些无意义的岛屿,让海陆军主力退守高丽、神州以及本土。”

   “构建大东亚共荣圈的梦想已经破裂,天皇陛下希望军队能够暂时收敛锋芒。保证本土的安全,然后借助高丽和华夏的资源再进行一次类似明治维新那般的大发展。”

   “同时寻求得意等盟国的技术支持!”

   “大日本帝国上下一心,肯定能够比中国人发展得更快。”

   “天皇陛下的中心思想是防御、是收缩兵力,发展!”

   “这两年,中国人在科技上已经超越了大日本帝国。南京城上空肆无忌惮的中国战机就是最好的例子!”

   “可是………”后宫淳提前将这个转折词说了出来。

   畑俊六苦笑着抬手。

   “东条首相和海陆两军的高官们认为帝国军队应该继续攻略澳大利亚。”

   “在某次秘密会议上,听说东条首相向天皇陛下建议举族南迁!”

   “这这这………”这个提议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后宫淳张口结舌。

   “不用担心,天皇陛下没有同意。”

   畑俊六继续说道:

   “大本营将会很快放弃攻略澳大利亚的想法,一些无意义的海岛争夺也会放弃。”

   “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毕竟南边的盟军也不好应付,尤其是美利坚。他们的海上力量足以令人生畏。”

   后宫淳泄气了。

   “也就是说我们在短时间内无法获得大本营的支持,制空权和制海权仍会被华夏人攥在手心里!”

   baimengshu.

   “是这样的。”畑俊六没有后宫淳那般消极。

   “后宫君,说那么多只是想告诉你,华东对于大日本帝国极其重要。我们是大和民族重新积蓄力量、再次腾飞的砖石,同时也是一颗钉子,要死死地钉在这片土地上,不让华夏人将我们赶出去。”

   “嗨依!”

   后宫淳悟出了畑俊六的意思,神色郑重地躬身。

   “与重庆方面的谈判进行到哪一步了?只依靠13军的力量,皇军是无法守住南京和上海的。”

   后宫淳恭敬地回答道:

   “已经确定了确切的交接时间,21日凌晨!”

   “只是………”

   “在制止第六兵团向华东发动攻击这件事情上,重庆方面没有明确的表态。”

   “他们只是说德械师不会参与对皇军的攻击,也不会趁火打劫。至于第6兵团和江东,他们也无可奈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