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抗战:反扫荡后,我带回个独立师

第254章 动员,决战

  深夜降临。

   除了留下来站岗的鬼子,大多鬼子都陷入熟睡中。

   白天打了一天,之前又急行军好几天时间,这群鬼子早已是疲惫不堪。

   等到凌晨的时候,这群早就沉沉地睡去。

   鬼子沿着黑云山搞了一个包围圈。

   当然了,不可能这么大地方都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

   只是相当于在隔个几百米的地方,就设置一个鬼子小队或中队,相当于是一种哨兵的效果,一旦发现方齐他们逃离,就立即呼叫。

   鬼子第37师团残存一万五千头鬼子。

   其中的一万头鬼子都已经分散出去。

   所以聚集在核心指挥部周边的,只有五千头鬼子。

   包括鬼子工兵联队一千头鬼子和鬼子第37师团第1步兵联队的三千多头鬼子,再加上鬼子师团部的一些警卫,差不多五千头。

   此刻方齐重点打击的目标,也就是这鬼子师团部指挥部周边聚集的五千头鬼子。

   只要攻打鬼子师团指挥部,那围绕在黑云山周边的那群鬼子自然都会闻风奔赴过来支援,到时候一个个的,都能跟着清理干净。

   此战之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在另外一万头鬼子抵达之前,先打垮这鬼子师团指挥部周边的五千头鬼子。

   否则一旦被两方面的鬼子进行两面夹击,那就是独立营的灾难。

   “顺溜!”

   “到!”

   “你们利刃特战队的队员,都曾学习过操作坦克,你们暂时编入坦克加强排,争取将坦克加强排的20辆虎式坦克开起来,至于其他坦克…暂时搁置。”

   “这20辆虎式坦克将会成为冲锋之主力!”

   “你同坦克加强排排长陈大雷,协作行动,务必冲锋在第一线!”

   眼瞅着时间越来越近,方齐也跟着全副武装,准备发起全面战斗。

   “是!司令!”

   “是!司令!”

   坦克加强排排长陈大雷和利刃特战队队长顺溜异口同声道。

   “孙德胜!”

   “到!”

   “你们骑兵加强营的三个骑兵装甲车连,随同坦克加强排一同行动,充当先锋。”

   “至于另外两个普通骑兵连,游弋在外,随时准备收割逃窜的鬼子!”

   方齐在作战地图上指指点点道。

   “是!司令!”

   “请司令放心!”

   骑兵加强营营长孙德胜一脸兴奋……

   这家伙的秉性和和尚有点像。

   一听到能杀鬼子,那眼珠子恨不得都能跟着瞪出来。

   只要三天没鬼子杀,就得跟着嗷嗷叫唤了。

   “焦子航!”

   “到!”

   “你们炮兵加强营已经将炮兵阵地迁移两公里……”

   “待会儿率先发起全面轰炸……”

   “记住。”

   “将炮弹都给劳资打出去。”

   “鬼子现在已经没有远程打击能力,所以你们也不用想着转移炮兵阵地,将那三十门FH18式105mm榴弹炮和10座20mmFlak38型四联高射炮都利用上!”

   “放弃火炮的移动能力。”

   “全力聚焦在炮火堆积上!”

   “为其他部队的冲锋城创造有利条件!”

   方齐的目光看向炮兵加强营营长焦子航,沉声道。

   真理,永远在大炮射程之内。

   一支部队的战力,很多时候就悬殊在火炮上。

   像中正式步枪和鬼子的三八式步枪在性能上非但不差,甚至还要优越一切,但是装备了中正式步枪的中央军在遭遇鬼子的时候,为何总是节节败退?

   很多时候,中央军的炮兵甚至都不敢在白昼放炮,白天只敢将火炮隐藏起来,晚上唾沫地搬运出来打几炮,然后迅速再度转移隐藏。

   就是害怕被鬼子的炮兵寻找方位进行覆盖式轰炸。

   火炮射程、口径、威力之差距,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的。

   坦克为什么能够号称是陆战之王?不就是因为这坦克上装载了一门火炮吗?

   而且这个火炮周边都装上了钢铁,防御力得到了极强的保障,所以才能成为陆战之王!

   炮兵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是!司令!”

   “请司令放心!”

   “一旦开战。”

   “我炮兵加强营将无时无刻倾斜炮火!”

   “在步兵兄弟们冲上去之前,就先将这群狗娘养的鬼子给轰个稀巴烂!”

   啪嗒!

   炮兵加强营营长焦子航抬起头来,面色激动道。

   打炮,他的最爱。

   一日不打炮,心中就莫名地感到异痒难耐。

   “周卫国!”

   “到!”

   “孙承乾!”

   “到!”

   “你们率领步兵一团和步兵二团作为正面战场的主攻!”

   “是!司令!”

   “是!司令!”

   ……

   “范希亮!”

   “到!”

   “你率领新组建的步兵三团朝着鬼子指挥部左侧发起进攻,截断鬼子左侧援军,因你们步兵三团新兵占比太多,一旦有什么情况,立即上报,由步兵一团和步兵二团负责支援你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