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国师

第238章 团结一致的内阁

大明国师 西湖遇雨 2096 2024-11-18 20:25

  第238章 团结一致的内阁【求月票!】

   “若是没有了宗法、权威、圣人、道德,陛下想要依靠什么来长久地统治天下?难道真的要回到五代十国那种‘兵强马壮者王之’,完全蔑视一切秩序与权威的时代吗?”

   胡俨的话语,字字诛心。

   同时,胡俨却也巧妙地避开了“天命是否真实存在”这个话题,甚至对于很多具体的、不涉及儒家天命道统的更化变法措施,在嘴上都是支持的。

   这便是说,胡俨这种级别的饱读诗书的宿儒,如何不晓得儒家天命观只能心证,不能实证?

   而且别忘了,胡俨是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的,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几乎就是个青春版的卓敬胡俨怎么可能不知道天人感应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

   但胡俨几乎明摆着告诉了朱棣。

   天人感应是否真实,不重要!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究其根本,对于统治者这个最大的“大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大贤至圣先师孔子所说的这君子三畏,而是这君子三畏的下半句话,也就是“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如果“小人”们不畏惧天命,那么基于天命形成的宗法、权威、圣人、道德.这一套统治天下的东西都要被跟着不被畏惧。

   没有了这些可畏惧的,人们会畏惧什么?

   刀把子!

   如果谁的刀把子硬谁就当皇帝,大明还能长久地统治下去吗?

   你朱棣刀把子硬,好,你是皇帝。

   你如果把皇位传给朱高煦,朱高煦刀把子也硬,好,他也是皇帝。

   那再往后呢?

   是不是就要某个大将来个陈桥兵变故事,黄袍加身称帝了?

   赵匡胤为什么明明自己就是武夫出身,却要背叛自己的阶级,搞“杯酒释兵权”,搞“强干弱枝”,搞“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为什么赵宋会出现病态地重文抑武?

   为什么韩琦会当面撅了狄青这位一代名将,口称“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

   说到底,就是要维护这一套让“小人”们畏服的天命、宗法、权威、圣人、道德,如此才好让赵宋皇室长长久久地统治下去。

   否则如果百姓不畏服这些,只畏服刀把子,就会无休止地出现五代十国的乱象。

   而朱棣,也听明白了胡俨话语里的意思。

   这不由地让杀心已起的朱棣又刹那犹豫。

   胡俨不是第二个方孝孺。

   胡俨既不像方孝孺那样嘴硬到底,也不像方孝孺那样认死理不放。

   胡俨的目的,排在首位的当然是维护儒家道统,但胡俨同时也兼顾了从符合朱棣切身利益的皇权统治方面来讲解。

   先维护朱棣的利益,再通过二者的绑定,维护儒家道统,而非一开口就是道统不可变。

   胡俨是把儒家天命与皇权统治之间的关系剖析地清清楚楚,讲给朱棣听,告诉他更化变法本身或许没问题,有些更化变法措施也是好的,但是问题在于。

   如果其中诸如扩充钦天监规模,监测天文现象;恢复荀子儒家五圣地位,调整科举内容;宣传圣王之说,树立民族国家概念这些东西推行下去,那么动摇儒家天命,几乎是必然的。

   动摇了天命,后续一系列用于维持朱棣及其子孙统治的宗法、权威、圣人、道德这些东西,也会跟着被动摇。

   那么朱家的根本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所以皇帝你就要慎重考虑,到底要不要以动摇皇权根基为代价,改变儒家道统,进行变法图强。

   内阁众人听罢恍然大悟,不禁佩服胡俨的研学之精。

   这些道理,作为大明帝国最顶尖的青年才俊,内阁众人当然也懂。

   但若是想在如此高压力的场合下,直指儒家经典用于维护统治的本质,绕开皇帝给挖的所有坑,继而达到既维护儒家道统,又维护皇权统治,还保住了皇帝的面子。

   这一箭三凋,实在是考验功力。

   “真没想到,胡俨平日里老实憨直、不声不响,今日却能说出这番话来。”

   朱高炽也是高看了胡俨一眼,内心想道。

   便如后世那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内阁众人平日里高谈阔论,此时却喏喏不敢言。

   反倒是平日里不怎么爱说话的胡俨,此时倒是能极为有理有据地劝谏皇帝,甚至让皇帝都没了发怒的理由。

   怎么发怒?

   人家胡俨为你好,站在你的角度把道理说的清清楚楚,本来就是你让人发表意见,现在还能翻脸杀人不成?

   朱棣沉默了。

   朱棣当然不是文盲,但你要说他熟读经义到了能现在反驳胡俨这套说法的地步,那倒也没有。

   所以,朱棣在明白胡俨是忠臣或者说对他来说,表面上还是在努力维护皇权统治的忠臣的情况下。

   对方又没有跟练子宁、方孝孺一样嘴硬,怎么杀?

   这时候,内阁众人也不再干坐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