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四合院:眼红系统,全院人麻了

第403章 发展驱逐舰的想法

  在赵阳带领团队攻克了可控核聚变这一重大科技难题后,兔子的国防实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从陆地到天空,从坦克装甲到第六代战机,无一不彰显着"科技强军"的磅礴力量。

   但饶是如此,赵阳却并没有就此止步。

   他深知,只有真正做到陆海空天全方位超越,才能为国家安全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而在这其中,海洋无疑是最薄弱的一环。

   "虽然咱们在核潜艇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水面舰艇的现代化水平还远远不够。"一天,赵阳在办公室里沉思道。

   窗外,海浪拍岸,潮起潮落,似乎在预示着一场波澜壮阔的变革。

   没错,相比于陆军和空军的长足进步,海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状态。

   舰艇吨位小,作战半径有限,完全无法适应现代海战的需求。

   更别提那些老旧的火炮和防空导弹了,在新时代的战场上简直就是"古董"!

   "再这样下去可不行!"赵阳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补齐海军现代化这个'短板',打造一支能够制衡列强的钢铁舰队!"

   思路既定,行动就要迅疾。赵阳当即把目标锁定在了水面舰艇的"中流砥柱"——驱逐舰上。

   驱逐舰,顾名思义就是为了"驱逐"敌方舰艇而诞生的。

   它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小型炮舰,专门用于防御来犯的鱼雷艇。

   一战期间,驱逐舰开始大量装备鱼雷,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护卫舰"。

   而到了二战,随着雷达 声呐等先进设备在舰艇上的广泛应用,驱逐舰的作战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

   从反潜到防空,从布雷到护航,它几乎成了海战中的"多面手"。

   尤其是太平洋战场上,鹰酱和脚盆鸡双方动辄数百艘驱逐舰混战的场面,更是令人震撼!

   战后,随着导弹 电子和核动力技术的迅猛发展,驱逐舰再次迎来"华丽转身"。

   鹰酱推出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配备"宙斯盾"作战系统,不但能发射反舰巡航导弹,还能执行战区导弹防御任务,堪称当代驱逐舰的典范。

   而眼下,赵阳心中所想,正是他那个年代,备受瞩目的"055型导弹驱逐舰"!

   那可是一款集反舰 反潜 防空和对陆打击于一身的超级战舰,排水量超过吨,火力凶猛,防御严密,电子设备一应俱全,称得上是"驱逐舰之王"!

   可是,在这个"船坚炮利"还属于遥远梦想的年代,这样的目标无疑过于"超前"了。

   赵阳深知,单单凭借自己,就算竭尽全力,恐怕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攻克这么多尖端技术。

   "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才行。"赵阳喃喃自语,"还是先从最基础的平台入手,打造一款可大可小 能攻能守的新型驱逐舰吧。"

   说干就干。

   第二天,赵阳就召集海军系统的精兵强将,在会议室里风风火火地讨论开了。

   "诸位,咱们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打造一款性能出众 技术先进的新型驱逐舰!"赵阳开门见山,掷地有声。

   "作为未来海军的'中流砥柱',它要在吨位 火力 机动性等方面,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概括起来,就是——大!"

   "多大?"台下有人忍不住问道。

   要知道,眼下海军最大的驱逐舰,也不过三四千吨而已。

   "起码也要七八千吨!"赵阳斩钉截铁,"你们想啊,大吨位意味着更大的甲板面积,更多的武器系统,这是提高作战能力的根本!"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七八千吨?这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巨无霸"了。

   就连鹰酱的"阿利·伯克"级,也不过九千吨出头。

   可是,大家转念一想,以兔子如今的造船实力,这个目标好像也不是那么"痴人说梦"?

   "就是!大国就要有大国的气魄!"有人拍案而起,"当年不也造出过两万吨的无畏舰吗?只要技术过关,吨位并非问题!"

   一席话,顿时把在场将士的斗志燃到了顶点。

   "诸位讲得极是!"赵阳满意地点点头,"既然平台有了,那咱们就来谈谈武器系统吧。"

   "首先是反舰装备,海军的'主旋律'!"他伸出一根手指,振振有词,"常规的533毫米鱼雷肯定是不够看的,必须上650毫米的重型鱼雷!最好再搭配几枚远程反舰导弹,这样才能形成立体攻击!"

   众人连连点头。

   反舰能力,可以说是衡量一艘战舰强弱的"试金石"。有了大口径鱼雷和超视距导弹,那可是要比小打小闹的炮击时代强出不止一星半点!

   "其次是防空,驱逐舰的'必修课'!"赵阳又竖起第二根手指,"单单依靠舰炮近防御,在导弹时代显然已经过时了。必须装备舰空导弹,构建从近程到中远程的立体防御网!"

   "说的没错!"有人抢白道,"现在连护卫舰都开始上'海红旗'了,咱们这号称'海上猛禽'的驱逐舰,可一定要多上几部,这样才能应对复杂的防空威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