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所有设备自己开发
"常规天然气,咱们早就驾轻就熟了,可页岩气不同,它们被稳稳地'锁'在岩石里,还分布零散,单靠直井根本不行!"
"所以,水平井技术就是关键!"赵阳着重强调,"通过定向钻井,在页岩层中钻出一口歪歪扭扭的井,接触面积瞬间就扩大了好几倍!"
他比划着手势,声情并茂地描述那宛如"蚯蚓"般的井筒。
"相当于在地下打了个'地锁',从里到外,把那些调皮捣蛋的气体全都'缠'住了!"
众人忍俊不禁,啧啧称奇 没想到,看似不起眼的钻井,背后竟蕴藏着大学问!
不过,单纯水平井还不够。
"光钻通了,气体也未必肯乖乖'就范'!"赵阳解释道,"必须再来一招'釜底抽薪',让页岩彻底'缴械投降'!"
原来,他口中的"釜底抽薪",正是大名鼎鼎的水力压裂!
通俗地说,就是往井里高压泵入液体,冲开页岩的缝隙,放出更多的天然气。
"有了这'一横一竖'的组合拳,页岩再'金刚不坏',也得乖乖'就范'!"赵阳信心满满地说。
听得大伙儿豁然开朗,顿觉心潮澎湃!原来,看似难以撼动的页岩,也不过是技术面前的纸老虎!
这番科普,不啻是一剂强心针,大家迫不及待地卷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可任谁也没想到,真刀真枪上了,困难竟如此之多。
作为勘探的"尖兵",地震队是最先吃螃蟹的。
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他们顶风冒沙,跋涉数百里,只为寻找那稀疏的地质踪迹。
"快看,这条地震测线,跟咱们预想的大相径庭啊!"老队长皱着眉头,指着图纸上的曲线说。
"地层太复杂,弹性波容易走样,得重新设计检波器的布设方案。 "
说着,大伙儿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对策。
"干脆加密检波器的间距吧,提高采集的精度!"
"可那样一来,野外工作量就更大了 "
"要不咱们优化一下激发源?提高单炮质量!"
一番讨论,众人眉头紧锁,看来,想在种花的土地上玩转地震勘探,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钻井队那边,同样困难重重。
由于页岩气多赋存在 2000 多米的深层,井眼轨迹复杂多变,对钻井装备的要求极高。
"井眼轨迹又偏了!这样下去,咱们的定向井可就钻不成了!"工程师们焦急地盯着监控屏幕,面色凝重。
原来,受地层压力的影响,钻头时不时就会偏离预定轨道,眼看着快"迷路"了!
"看来,常规的定向工具已经不行了,得搞个赵工说的随钻导向系统啊!"有人提议。
"可那玩意造价不菲,一个井就得多花几百万!"另一人打起了退堂鼓。
就这样,在资金和技术的双重压力下,钻井队也陷入了困境。
采气那关,同样荆棘满途。
别看水平井能大幅提高采收率,可实施起来,却犹如"盲人摸象"。
由于无法直观地观测井下情况,工人们只能靠经验和直觉,来判断压裂的位置和规模。
"这口井,注入的压裂液怎么比设计的多那么多?"工程师皱眉嘀咕,"该不会是地层给'吃'掉了吧?"
此话一出,大伙儿顿时犯了难。
要知道,页岩层非常不均匀,裂缝发育程度也大不相同。
同样的压裂作业,在不同井段的效果可能天差地别!
"看来,咱们得尽快研发智能压裂系统,把更多的传感器和自动化设备用上!"有人建议。
"说得轻巧!那可是几十上百个压力,流量的实时监控,现在的仪器哪儿受得了?"另一人泼冷水。
如此种种,使得采气队也深感力不从心,一筹莫展。
看着满怀憧憬的队员们一个个灰头土脸,赵阳暗暗叫苦。
这页岩气,还真是比想象中更难啃的"硬骨头"啊!
不过,他可不是轻易放弃之人
"兄弟们别灰心!"他给大伙儿打气,"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页岩气革命,更是一场持久战!"
"咱们虽然起步晚,但后发优势不可小觑!只要肯下功夫,一定能在这场竞赛中弯道超车!"
他环视一周,目光坚定,掷地有声。
"地震勘探难?咱就多搞几次试验,把最佳参数模型'调教'出来!"
"钻井不顺?咱就发扬老前辈精神,硬是研制出自己的定向钻井工具!"
"压裂费劲?咱就集中科研力量,搞出配套的仪器和软件,实现全过程实时监控!"
一席话,让大伙儿热血沸腾,斗志昂扬!
页岩气的开发利用,同样是一场事关国运的攻坚战!
于是,在赵阳的带领下,一场轰轰烈烈的技术研发,在三队展开。
地震队集思广益,对野外采集方案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加密检波器,优化激发参数,还自主研发了新型检波器,大幅提高了资料的品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