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老泪纵横
这老头明显不是给家里弄粮食,就算他孙子多,但是他也了解到他两个儿子儿媳有工作,工资也不少,孩子都有相应的供应。不可能缺粮食吃。
所以,他根本就没说实话。
不说实话,周立伟也不可能傻乎乎地给他弄粮食。
擦了把手,就想往外走去,董老头赶紧拉住了他。正想再说两句好话,董老太也进了厨房。
白了老伴一眼,“让你直接跟小周说实话,你还玩你那点子心眼子。小周是个好的,品行端正,你说出来,他就算不能帮忙也不会多说什么。”
周立伟任由董老太给他戴高帽子,没吭声。
这老太太说得没错,就算他帮不了,也不会多管闲事。
董老头不自在地轻咳一声,没再隐瞒,“小周啊,是我们以前的那些老伙计,有两个同事,还有两个朋友。他们都是被冤枉的,下放到了各地农村,住牛棚,干最脏最累的活,吃不饱穿不暖,年纪都跟我们差不多,我们担心他们再不多吃点,怕是,呜呜,怕是熬不住了。”
说到最后,老头居然已是哽咽出声。董老太早就抹着泪佝偻着身子走出了厨房。
周立伟也有点触动。但时代就是这样,十年的运动,被冤枉的数不胜数。很多都还是各行业大佬。
有的坚持了下来最后被平反,回到原来的岗位继续发光发热。但也有的蹉跎了好些年,早就磨灭了斗志,只能平淡余生。
还有的在恶劣的环境中,没有坚持到最后,中途就倒下,含冤闭目,可悲可叹,却又无奈至极。
周立伟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搬了两张凳子,让老头坐下。
“老头,你先跟我说说具体情况,我再看看要怎么办。”
周立伟虽然同情那些个被冤枉的下放人士,但同情归同情,但能不能伸以援手还要视情况而定。
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不能帮别人就将自己搭进去。
虽然这种可能性比较小,因为之前二老也明显出手帮过却依旧没事,说明问题不大。
但小不代表没有,他还是要了解情况才能放心。
董老头坐下后缓了缓情绪,才娓娓道来。
原来,当年运动开始前,二老因为有学生的帮忙直接将工作从京都调到了志河县。但在他们刚安顿好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运动就开始了,这些高校教授首当其冲被批斗被下放。
他们二老逃过了一劫,但是他们的几个老朋友却没幸免。
一个是京都大学的校长,姓齐,最先遭殃。
一个是外语学院的郑院长,说他有海外关系。
还有一个姓姜的朋友因为家里太有钱,被扣上了资本家的帽子。
最后一个老葛是走仕途的,被安上了莫须有的罪名,明显是被人搞了。
周立伟听完也是一阵唏嘘。
“老头,那他们现在都在哪里?”
董老头抹了一把眼睛,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道,
“老齐在大西北,他是最先下放的,我们当时没任何准备。小郑就在隔壁县的一个村子。小姜还有老葛就在咱们这个县,他俩在一个地方,就是你们公社的李庄大队。”
周立伟明白了,这三个肯定是他们做了安排,下放的时候才能将人弄到这边来。
不得不说,这帮忙安排的人能量还不小。只是为什么能帮忙安排,后面却不照顾了呢?
有这样的疑惑,他也直接问出了口。
“老头,帮你们安排在这志河县的人挺厉害的,现在为什么不继续帮你们了?”
董老头叹气,“哎,他也是如履薄冰,已经帮了大忙了,我们哪里还敢时不时去麻烦他。都不敢联系,盯着他的人也多。”
“现在小姜和老葛在李庄大队我们还不太担心,当年我们帮那个大队长家的大儿子弄了一个参军名额,那大队长对他俩还算照顾。日子相对好过一点。”
周立伟不得不感叹,这人的缘分啊,就是奇妙。
原来李跃进当年能去当兵,是因为这层关系。
李勇全那人还行,相信他不会亏待这老头口中的那个小姜和老葛。
“可是小郑身子骨不行,时常生病。还有老齐,他一个人最远,又在环境那么恶劣的地方,也不知道到底怎么样了。”
周立伟心想,这隔壁县还能偷偷去看望一下,但是大西北的那位,还真是爱莫能助啊。
想了想,他问道,“老头,你要粮食就是想给老齐和小姜寄过去是吧?”
要是只要点粮食,他倒是可以帮帮忙。
董老头红红的眼睛一瞪,“老齐和小姜是你叫的?没大没小,都要叫爷爷。”
周立伟心想,上辈子自己嗝屁的时候比你们年纪都大呢,还爷爷!
不过想归想,嘴上还是道,“行行,都叫爷爷。”
董老头满意了,“是啊,得给他们寄点粮食过去。听说很多牛棚的人都被活活饿死了,要是不给他们寄粮食,我担心他们也撑不下去。”
说着,董老头又是老泪纵横。
周立伟无奈,那么傲娇的一个老头,居然还是哭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