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汪尚书一行人真正站在棉花地头,看着枝多棉桃多的棉株,一个个惊的说不出话来。
棉花出名的难种,产量又低,一亩地一般只能收十几二十斤,好点的三四十斤,面前这些棉株明显不止收这些。
“明睿,这些棉今日可以摘吗?”
“回大人,可以摘,但不能摘干净,有些尚未成熟的还要等几日。”
“那不妨事,你吩咐人拿些筐子来,这里人多,一亩地应该很快就收了。”
明睿当然同意,这些人都是棉花产量的证人,当下他就吩咐云吉找这家地的主人,多拿些筐子背篓过来,称也带上。
一个时辰后,一共摘了两亩棉地,平均亩产67斤,加上地里未摘的,估计至少能有80斤一亩。
这样的产量就是相当高了,比之前多了两倍,有些还不止。
“你们县这样的是两百亩吗?”
明睿点点头:“这样的是两百亩,老方法种植的还不止。”
“明睿,这些棉我全部要了,就按市场价,军营棉衣一刻不能耽误了,走,再去老方法种植的看看。”
一行人又来到老方法种植的棉地,很明显就少了许多,当场摘了称。
好家伙,一亩地不足三十斤,这还是种的不错的,有些地不好的,勉勉强强十几斤,这就差太多了。
既然来了,明睿带着他们多摘了几亩地,新方法种的,加枝上未摘的,基本都有七八十斤朝上,最好的超过百斤,老方法种的,基本都在三十斤以下。
“明睿,这种法子太好了,你教给李知府的可是详细?”
“回大人,基本都写了,但殷主薄整理好了一份更详细的册子,如果大人需要,我让殷主薄找铺子刻印出来。”
“好,殷主薄,你先刻印出五百份,回头不够户部自己再印,尽量快点。”
殷雷忙道:“是,大人。”
“哈哈哈,明年全大靖推广了,你们就是大功臣,本官会为你们请功的。”
明睿、殷雷忙道:“谢大人。”
“明睿,你找个懂此法的人,回头带去京城,我回京就上报皇上,尽可能早点从各州府各县调集人培训,现在还来得及,不然光靠册子我怕不行。”
“大人,这件事殷主薄从头到尾都跟进,册子也是他整理的,他去就可以了。”
“好,我一有消息就通知你们,殷主薄,册子一定尽快印。”
“是,大人。”殷雷心里很激动,此法是明睿一个人想出来的,却全程带了他,并在大人面前推荐他。
一生能得这样一个知己,他也无憾了。
就跟他大哥说的,明睿是殷家的贵人,也是他一生的贵人。
“明睿,我们现在就回京了,你跟我们一起回吧,明日还想去你家庄上看看。”
明睿笑道:“当然可以,其实跟这些地差别不大,都是一样种的。
大人,要不要歇一晚,已过午,现在回去怕是连夜赶路了。”
汪尚书摇摇头:“还是走吧,我等不了了,等下多买些灯笼,京城这路不错,没事的。”
明睿能说什么,现在走,如果都是骑马会更好快。
但汪尚书明显不愿意骑马,他也就得奉陪了。
回程汪尚书还是叫了明睿同车,再一次仔仔细细问了种植方法。
明睿心里清楚,老大人是想在皇面前说的清楚点。
“明睿,你这两天就不要回县衙了,说不定皇上会见你。”
“是,大人,不过我还是殿试见过皇上,我怕见了皇上会激动地说不出话来,还是大人解释的好。”
汪尚书瞥一眼面前的年轻人,这样的人哪里会怕见皇上?
从头到尾,就没见他说过一句多余的话 ,说话办事可谓是滴水不漏,是个聪明、精明集一身的人,也难怪老祭酒大人当宝贝孙儿一样待。
“明睿,你很能干,愿不愿意调到户部?”
明睿微笑:“多谢大人,我还是想在地方历练两年。”
大靖官员一般四年一动,也可能连任两届,就是八年。
汪尚书笑眯眯道:“无妨。”
他哪里不知,当年的前五,想进六部甚至翰林院还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既然当县令,那就是这个年轻人自己愿意的。
当一方父母官确实也挺好的,多做点实事,资历上去了,以后升官也是很容易的。
相反如果在六部,上司如果愿意提你,那也容易出头,反之,如果上司要压你,那就不知道要当多少年的杂工了,麻烦事都你做,出头日却遥遥无期。
……
回家已经深夜,明月也是无语:“棉花明年三四月种,现在着急干什么?”
明睿搂着她:“越是官大越难,事情还得上报皇上,皇上同意了,还得各地调人培训,有些肥还得提前准备,如今九月初了,到明年三月也快了。”
“他今天问我要不要去户部,我直接拒绝了,地方官不知道多舒服,搭档是殷雷,我们配合的天衣无缝,相互换着回家,没人管着,如果可以,我还想多待几年。”
他目前的目标就是五品知府,四品就看运气了。
“这些我不懂,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我今天回了趟娘家,明成娘子怀孕了,我娘高兴的不行。”
“半夏跟明扬关系还不行,回头你抽空劝劝,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此自己也好过些,何必呢?一辈子就那么长,半夏人不坏,就是有些事不懂圆通罢了。”
明睿叹气:“明扬二婚还是急了点,其实两人不是多配,真正说来,半夏陪不上明扬,明扬不论哪方面都无可挑剔,半夏还不懂珍惜。
皓儿多乖一孩子,她从没有真心待他,错过了好几年,孩子如今大了,心思也多了,再亲近就难了,很容易的事被她弄砸了。”
明月轻轻摇头:“一切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我有些心疼明扬,他是一个特别好的人,却一直在婚姻中不顺。”
“娘子,别叹气了,相公累了,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去庄上呢,我真的不想带人去庄上,这是殷兄说漏了嘴。”
第二日,汪尚书对着庄上的棉花产量也是傻了眼,亩产竟然高达一百二十斤。
这些棉从枝上摘到过称,他一直看着,作不了假。
喜欢家有儿女在古代请大家收藏:(kongyunge.net)家有儿女在古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