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我记牢侬了
如今叶平安已经解决了资金问题,让他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接下来他们就打算去华侨商店,再仔细的了解一下行情。
上海华侨商店所在的永安大楼,位于南京东路627号,这里可是当时最繁华的地方了。
当时只要走到南京东路、湖北中路、浙江中路,这三路交汇口的上海华侨商店附近,耳边就会不时地响起这样的声音。
“朋友,券有伐!”
这些发出热情而迫切询问的人,上海人都叫他们“打桩模子”。
“打桩模子”,就是老上海所说的“黄牛”。
对他们来说,华侨商店就是他们的大本营。
他们三三两两的守在这里,只要有人来光顾,他们就有机会做成一笔生意。
在这18层楼的永安大楼,只有一楼和二楼是华侨商店。
这是专为来沪的华侨,和生活上海的侨眷服务的综合性商店,也是全国最大规模的侨汇商店。
它主要经营各种高档、名牌食品,服装 和进口家用电器。
要想在这个商店购物,仅有人民币兑换券还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有侨汇券。
所以当叶平安和阿亮,在华侨商店门口锁自行车的时候。
就已经有个穿着军大衣,背着小挎包的黄牛迎了上来。
他一脸神秘兮兮地笑着,对他们问道:
“朋友,券有伐?”
阿亮瞪大眼睛望向他,反问道:
“阿拉没有券!
不过侬这里有没有,
日立牌电视机的兑换券?”
这个黄牛很是老道的,上下打量了阿亮一番。
见他问得一脸真诚,便警觉的朝四周望了望,从军大衣的内袋里摸出了淡黄色的兑换券。
只在他们的面前晃了一下,速度快到都出了残影,立刻又收了回去,狮子大开口的说道:
“日立电视机的兑换券,
八百块钱一张。
用这张券就可以去二楼,
买进口的日立电视机了。”
这个黄牛越说越来劲,得意洋洋的显摆着。
“侬晓得伐,
这个电视机,
现在可是最紧俏的。
勿是我吹牛皮,
整条街,
侬去打听打听,
也就是我身上,
有格两张电视机兑换券。
侬要是错过了,就没有了。”
阿亮之前听人讲过,进口电视机券的价格贵的离谱。
可是这个黄牛张口就是八百块,实在是吓人!
他当场把头摇得像波浪鼓。
“这么贵的,忒吓人了!
算了,还是留给侬自己用伐!”
那黄牛见阿亮,并不是真心想做生意,没好气的对他切了一声,不甘心,小声骂道:
“巴子!
侬是来拿我寻开心是伐!
浪费我的辰光…”
黄牛说着就骂骂咧咧,摇着头走开了,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阿亮不和他认真,不怒反笑,冲着叶平安小声的嘀咕着。
“平安,侬看到伐!
一张兑换券就八百块钱,
他们赚钱不要太轻松哦!”
叶平安看着不远处,有个黄牛正在和人交易。
不知道那人买了什么券,但是看见黄牛点钞票的样子,他真是涨见识了。
那个黄牛的动作,绝对的潇洒有味道。
只见他两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一叠厚厚的十元钞票。
大拇指与食指配合联动,从上往下“唰唰”地一路数下来。
他就这么毫不避讳的在大马路旁边,两眼放光的数着钞票,那样的场景是在于太过于荒诞。
有些人赚钱实在是太容易了,这么一进一出,就已经几百元到账。
阿亮看见,下意识的吞了吞口水,发自内心的感叹道:
“他们赚钱可真是轻松,
看得我都想到这里来做打桩模子了!”
叶平安好笑的看了他一眼,自嘲道:
“朋友,侬省省心伐!
阿拉都不是做打桩模子的料!
还是先去里面看看电视机,
才是正经事。”
阿亮笑嘻嘻的点点头,
“是额,阿拉还是老老实实的做生意。”
叶平安和阿亮一路走进了商场,却发现里面的顾客寥寥无几。
商场的柜台整洁明亮,所有的货物都摆放在货架上,琳琅满目。
一楼都是些食品和服装,这些都引不起他们的兴趣。
他们直接来到了二楼电器柜台,阿亮一进来,便忍不住眼睛放光的哇了一声。
货架上摆放的,都是各种进口的电器。
时下最流行的双喇叭录音机,甚至连难得一见的录像机这里都有。
阿亮趴在柜台,伸长脖子看着货架上的录像机,对着叶平安大声的招呼着。
“平安,侬快来看!
这可是录像机!
我听人家说过,
这可是个好东西!”
叶平安对这些电器,早就习以为常,这些对他来说都是老古董。
他直接走到了电视机柜台,这才是他最关心的。
看着日立电视机前面的标价牌上,赫然写着4000元,让叶平安第一次感受到,知识就是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