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侯以养伤之名不便动作,一干人等去寝室内拜见他之后,便被他打发走了,而后,由着王氏带着他们去往祠堂,拜祭祖先。
晋宁侯府的祠堂建在花园的一个院子里,平日里大门锁着,只有晋宁侯与王氏才能进出。
晋宁侯出身山野,先辈是何人也没记载,所以最高位刻写的牌位写着的是苏氏先祖,再下来便是晋宁侯已逝的父母。
王氏带着这一众子孙,奉上巧棕瓜果点心等祭品,亲自点了香烛,然后领着一群人叩拜。
祠堂的中间供着香案祖先牌位,前面的则是放着一个个蒲团,家中子孙不管男女,都安排了一个位置,跟着王氏一同跪拜,婢女奴仆等人则是留在了祠堂的大门之外,连门都不能进。
王氏口中念念有词,大抵是祈祷祖先保佑一家老小安泰,日后一切顺顺利利的。
拜礼三拜九叩,带拜礼过后,家中的男嗣便要上前去祭酒,烧冥钱于祖先。
待到礼毕之后,由着王氏将带着离开祠堂,将大门关上,众人各自散去。
苏莞回到莞苑之后眯了一会儿,大约是巳时初(早上九点),便有玉华苑的人来报,说是李公子已经到了府上。
苏莞则是赶紧起来梳妆打扮,因着要外出,妆容不能太重,如今天气虽然不算热,但是去了人多的地方,那也是容易流汗的,所以略施粉黛即可。
“姑娘,奴婢瞧清楚了,那李公子穿的是一件暗绣菖蒲纹的青衫。”小葚想起李临穿着青衫时俊美的模样,然后笑了起来,“李公子穿的可好看了。”
苏莞换上的那套早就备好的葡萄纹襦裙,上襦下裙,交襟齐胸,素青的底色,衣衫上绣着一串串精巧的葡萄。
葡萄纹是养绣娘加工过的,最底下的一两颗是丁香色的(比紫色淡一点),再上来便是淡紫色的,往后渐渐的变成了青色,在最后的一颗葡萄上,正是垂涎欲滴的翠青。
这一身衣裙穿在身上,衬得她像是一串即将成熟的葡萄,又像是花儿似的,含苞待放,带着娇羞俏丽,藏在这绿叶丛中。
小葚为她绾发,流苏髻挽得精巧俏丽,发间配以翠色的菖蒲叶子的发钗,最后配上那一支石榴簪子。
女子端午日,要带石榴花与菖蒲叶雕成的各种形状发式,有《端午内中帖子词·夫人阁》云:“一样红裙试舞斜,阶前妒尽石榴花,明朝知是天中节,旋刻菖蒲好辟邪。”
菖蒲叶雕刻的样式也有各种各样,最多的为虎型,也称艾虎,其他的形状也有。
大家氏族的姑娘,则是用翡翠玉石做成的菖蒲叶,配以石榴簪,这是端午节日里各家姑娘的配饰,这个时候比的便是谁家姑娘的样式好,用料更为珍贵。
梳妆打扮完毕,最终抹了一点口脂亮色,换上新同样绣着葡萄厚底的鞋子,手臂间披上披帛,再配上一把边上绣着葡萄纹的白团扇,美的像是天上降下凡尘的仙子。
小桑最后给苏莞襦裙的细带上系上王氏赠予的百索绳编制的艾草与符牌。
苏莞看了一眼道:“这个看起来会不会有点不好看?!”
小桑道:“姑娘极美,保管李公子见了姑娘,连步子都迈不动了。”
苏莞欲言又止,觉得自己的美丽有了一些瑕疵,正想说什么,小桑又道:“夫人赐的符牌,姑娘今天是要戴的,可不能不要,要是旁人见了,要说姑娘不敬长辈的。”
苏莞也知道这个道理的,心想,虽然有了一点小瑕疵,但是她今日还是美丽的:“那就这样吧。”
正在此时,有玉华苑的人来请苏莞过去,小桑和小葚带上早就准备好的包裹,忙是与苏莞一同往玉华苑走去。
苏莞打算穿这套衣裙,原因有二,其一这衣裙好看又方便,其二,则是她刚好两套这样的衣裙,带上去有备无患,若是碰上了什么事情,也有个备用,免得被人算计或是闹出什么别的尴尬的事情。
补妆的胭脂水粉等物也要备上,以备不时之需。
苏莞来到玉华苑的时候,苏珣正在亭子里与李临喝茶,李氏带着苏萝正在院子里玩耍,苏萝正摘了一朵花戴在李氏的头上,笑得如同花儿一样的灿烂。
“六姑娘来了。”
门口有人喊了一声,院子里的人转头看去,却见苏莞从门口走了进来,她莲步轻移,裙摆轻轻地晃动,细软的起伏柔和,瞧着像是池中的清荷,映着曼妙的身姿。
她手中持着白团扇,容颜姝色,不若人间富贵牡丹,却如同芙渠出水,空谷幽兰,温柔秀丽,清新雅致。
发间的石榴簪子下面的两颗石榴轻轻的碰撞,发出了细微的响声,如同银铃一般。
李临的目光落在她身上一瞬,而后落在那一只持着白团扇纤细白皙的手指上,最后落在发髻间的石榴簪子上,笑了一下,无声无息地移开。
“父亲,母亲,李公子。”
“阿莞来了。”
李临作揖行礼:“六姑娘安好。”
苏莞屈膝回礼:“李公子安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