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黄县长
时间一晃就到了4月底,整个四月份,周扬就跟个机器人似地连轴转,整个人都明显瘦了不少。
倒不是他刻意做出这副担子太重难堪重负的样子,而是中心的各项工作眼下都到了发力的时候,如果不趁热打铁把各种计划落实下去,丢失的就不仅仅是时间问题,而是要把机会给葬送了。
“你这个周扬,中心成绩没出多少,东西你倒是跟我要了不少,不是人就是钱,你当我这里是什么地方?行了,我还忙,也没空跟你在这里磨嘴皮子,反正我这里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你自己去想办法。”
“想不到办法,你就找人学分身术去吧。”
办公室里。
周扬听到话筒里传来的盲音,脸上也随之也露出一副无奈的表情,看来秘书长马军山也是被他给逼急了,竟然连找人学分身术这种无赖的话都说出来了。
其实这样不怪他伸手,而是中心的工作动起来,那真是收都收不住,尤其是摊子全面铺开之后,耗费的人力物力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现在整个中心众人已经是叫苦连天了,几乎每个部门都是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像组织人事科跟财务科这种非业务部门还好。
办公室跟科创(创业)工作办公室这边,黄金虎跟季晓芬早就已经跟他不止提了一次要增加人手。
4月中旬,中心再一次向区委人社局打报告增加了几个科员的编制,为了这件事情,周扬甚至不惜拉下脸皮到领导办公室跟马军山唱了一出黑脸的戏码。
不过对于增加人事编制这件事情,很显然即使是区人社局也不可能轻易松口,即使是硬顶着领导的压力,最终周扬申请的6个名额还是足足砍掉了一半。
这三个人除了其中一个分配给中心办公室跟着王琳琳一起负责招商引资的工作以外,其余的两个都安排到了季晓芬那边。
季晓芬现在的干劲确实很足,几乎每天都在忙着大赛开赛的事情,同时也在一场接着一场地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的宣讲会。
至于王琳琳这边,因为有了周扬指点的那两条路,她倒是很果断,直接就摒弃了第二条,选择跟区委机关后勤处那边对接,然后在4月底的时候,总算是谈成了几个合作协议。
按照协议的内容,5月份开始,一共有十多家商户到时候会正式入驻科创园区,算是解决了园区内最基本的生活问题,不过周扬的想法是短期内可以先应付一下,但是长远来看,还是要引进一家到两家商业综合体才行。
实际上这个工作他已经跟区里提过几次,不过目前因为沙盘江等几个接到的拆迁工作还没有正式动工,所以这个这个时候打造沿江经济和商业区,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唯一令他比较庆幸的是,区委书记桂红英在最近一次区委常委会上,已经明确提出来老城区改造和打造沿江经济带两个工程分开推进的观点。
按照字面上的理解,也就意味着沿江经济带这一大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完全可以依托科创园区来打造一个全新的商业中心。
要知道,沿江这一代虽然设备陈旧,甚至连城市界面都有些不堪入目,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环绕这一带聚集着超过几十万的人口,从密密麻麻的社区就看得出来,这里的人口优势十分明显。
但是以这一片为中心,整个沿江经济带方圆十公里内都没有什么像样的商业综合体,最近的也要到思学路的万达广场。
所以在听到按照区委常委会的决议,区建设规划部门已经决定最晚在今年国庆节的时候,沿江地块距离科创中心不到500米的地方,将会有一座全新的商业综合体即将在废弃工厂的旧址上面开始动工进行改造的时候,周扬整个人也是立马就喜上眉梢。
因为他很清楚,只要这个商业综合体建成,到时候整个沿江地带的商业活动都会被盘活,人口汇聚过来,资源自然也就来了。
最重要的是,这个商业综合体可比他原本想象中要快得多,因为建筑主体都是现成的,只要加一改造马上就能投入使用,前前后后也不过半年的时间,等到今年年底,肯定就能发挥出效果。
……
4月的最后一天。
周扬安排好工作之后,立即就驱车带着安晓洁回了东江。
阔别一年多回来,周扬并没有察觉到东江市区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这大抵上就是东江这种内陆城市跟东海这种沿海经济大市的区别,发展的速度太慢了。
慢到那种时隔好几年你回老家,几乎不用担心找不到路,因为路边上那块上初中的时候每逢假期过完,在上学路上趴在上面抄寒暑假作业的石头甚至都还在那里。
以前有人夸张地说,只要隔着几个月来一次东海市,甚至就会发现连路都不一样了,这在周扬看来其实并不夸张。
因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发以来,东海市的发展速度确实是一日千里,体现在市政建设上面,确实是一天一个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