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川对大夏军团所属各部兵马的大练兵,军将的大轮训很重视。
他麾下兵马规模已经增长到了二十万人。
这可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在和东南节度府开战的时候,军中就冒出了不少不好的苗头。
这其中就包括军纪逐渐松弛,军中拉帮结派等问题。
在张云川看来,这是不可避免的。
毕竟人多了,他又不可能时时刻刻地盯着。
人一上百,心思就各异了,更别说二十万有思想的人了。
这手底下只有几万人的时候,那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很容易掌握。
只要自己勤勉一下,纵使有人不听话,也能及时处置。
可现在不一样。
这么庞大的军队分散驻防在各处。
这命令传达下去,这有的军将依仗着山高皇帝远,还能否不折不扣的执行呢?
如何确保他们依然听自己的命令。
如何有效的确保这二十万大军一如既往的军纪严明。
如何确保这一支军队在扩充的同时,依然保持战斗力。
张云川觉得这是对自己管理能力的一个考验。
这一次大整编,就是打破各部兵马内部的拉帮结派,防止形成山头。
将大熊、曹顺、董良辰、刘壮等一大批将领提拔起来。
让他们脱离一线,防的就是他们执掌一军太久,野心膨胀。
一线军队设立参将、参军、校尉、监军使、军法官、军需官等是为了分权。
这一次大整编之后又进行大练兵、大轮训。
那是对整个大夏军团战斗力、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的一次大锤炼。
在张云川看来。
他们以后要逐鹿天下,并不是兵马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
他们如今一营兵马一万五千人,包括四千辅兵。
他们将是一个独立的作战单位,以后要执行独立作战任务的。
并不是他不想扩充更多人马。
而是人马多了,那就需要更多的后勤支持。
哪怕再增加一千战兵,那就需要配备更多的辅兵和民夫。
这不仅仅会增加军队的后勤负担,还会增加百姓的负担。
一旦战事持久,那就会导致更多的问题。
这看似人多了,可打起仗来,不一定能发挥出战斗力。
毕竟还需要分出更多的兵马去护卫后勤,以确保粮秣稳定供应。
臃肿的重兵集团不是他想要的。
他需要的是一支能攻善守,机动灵活的作战军队。
一万五千余人的小规模作战军队,以后要面对的可能是数倍的敌人。
他们要想击败敌人,不仅仅要机动灵活。
更对他们的个人战力和彼此的作战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长枪兵不仅仅是长枪兵,还得配备备刀和随身携带的军弩。
拿起长枪就是长枪兵,抽出备刀那就是刀盾兵,举起军弩就是弓兵。
如今的大练兵、大轮训就是张云川整军的重要举措之一。
他相信整军后,他们大夏军团的战力将会提升至少一个层级。
张云川亲自视察军将的轮训。
用意自然是不言而喻。
他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给曹顺等负责的将领施加压力。
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很重视这事儿的,盯着这事儿的。
要他们不敢弄虚作假,不敢敷衍了事。
以确保这军队的整训能够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
张云川这位大帅虽然担任了天下讨逆兵马大元帅。
可他仅仅是昭告天下,做给外人看的而已。
实际上他还是蜷缩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在抓紧时间经营和巩固自己的地盘势力。
现在大多数的庶务他都甩手交给了大帅府内阁参议们。
黎子君、王凌云等内阁参议每人分管一摊子事儿。
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针对自己分内的事儿进行处理。
出了问题他们承担责任。
至于重大事项则是内阁参议们一起开会。
商议解决方案,呈报张云川这位大帅最终定夺。
张云川虽然将不少事儿扔出去了,可依然忙得不可开交。
在视察了轮训的军将后,他又去巡视练兵情况、巡视农业生产等大小事务。
几乎每天都在各处奔波。
在张云川在忙碌的时候,林贤他们也没闲着。
林贤这位宣教司司长特别忙碌。
因为他在忙着借助江州之事,提升大帅府的威望。
田中杰、刘壮联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了江州动乱。
短时间内镇压了动乱,没有让动乱外溢蔓延。
大帅府这一次的行动,再一次向外界展示了他们的强大实力。
这展现了实力,那就得大力宣传。
这不仅仅能震慑敌人,还能提振他们大帅府的士气。
林贤宣教司下属的民报一连十天全版刊登了江州动乱内幕以及平定过程。
掀起了一波舆论攻势。
面对这些欲要再次挑起战争,破坏他们稳定生活的叛徒。
刚稳定下来的百姓对此事深恶痛绝,都觉得打得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