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针对,爱莲,赏莲
赶走了王蓝田主仆,苏明哲正要转身离开,却被亭内几人拦住:
“恩公!”
“兄台留步——”
卖莲花的母女心知,如果不是苏明哲,她们母女怕是要遭受家破人亡的风险,又见苏明哲施恩不图报,心中更是感激。
妇人拉着女儿,就要给苏明哲行大礼。
“这位夫人,还有这位小姐,苏某只是遵循圣人教诲,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二位若是感恩,以后碰到有需要帮助的人,也伸出绵薄之力,就是回馈与我了。”
苏明哲搀扶起卖莲花的母女,安抚了一番,这才看向梁山伯、祝英台笑道:
“两位仁兄喊我,可是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当,在下梁山伯,这是我的朋友祝英台,我们见兄台慷慨出手相助这对母女,心中仰慕,想要认识结交一番,不知兄台是否介意?”
身材高大的梁山伯,性子里却有些腼腆,冲着苏明哲拱手作揖时,脸色竟然还红了。
苏明哲看了看梁山伯,又看了看腿脚无碍的祝英台,心底生起一丝好奇。
那晚苏明哲为了宣泄心中怒火,拿起石头砸了祝英台一下。
按照苏明哲预估,祝英台的脚面就算不断一根骨头,那也要在家休养一两个月才好。
如今,祝英台却完好无恙地出现在自己面前,这就让人很是费解了。
……
压下心头疑惑,苏明哲给两人回礼,然后神色如常,浅笑道: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位兄台愿意和苏某做朋友,苏某求之不得,怎么可能介意?”
梁山伯听了苏明哲的话,认为苏明哲谦逊好学,是个良师益友,心中顿时大喜。
旁边的祝英台在心底接了一句后,心底深处直接升起一阵恶感。
原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下一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苏明哲虽然没用下一句,但是,在祝英台看来,苏明哲就是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心理姿态和两人对话。
若非见梁山伯与苏明哲一副相谈甚欢的样子,祝英台就要扭头走了。
饶是如此,祝英台心里憋了闷气,在苏明哲和梁山伯歇话的空挡,忍不住讥诮了一声:
“苏兄,我看你那书童身上插了几朵莲花,看来你是个爱莲(爱脸,好面子)之人啊!怪不得,你会花费百金,去救下这对母女!”
祝英台毫不掩饰的态度,指责苏明哲救人的目的不单纯,顿时让凉亭内气氛为之一冷。
尤其是那卖莲花的母女,更是显得不知所措。
苏明哲见状,剑眉一扬。
想到什么后,他的嘴角又是一弯,笑道:
“祝兄弟真是我的知音啊,咱们初次相遇,祝兄弟就见微知着,发现我喜欢莲花!不瞒两位兄台,苏某平生有三大爱好:读书,习武,赏莲(赏脸)!”
梁山伯心思淳厚,没听出苏明哲话里意思,连忙称赞了几句。
祝英台却是听出了苏明哲在反讽自己‘不赏脸’,不由俏脸一红:
“这恶贼,竟然戏弄与我!”
话不投机半句多。
苏明哲见祝英台对自己有恶感,也懒得和她废话,反讽了一句后,就要拱手告辞。
却不料,祝英台不仅是个女人,还是个小心眼的女人。
被苏明哲当面嘲讽了,祝英台略一沉默,就立刻报复道:
“苏兄如此爱莲,想必写过不少爱莲的诗句,不知道,小弟是否有幸拜读一二?”
“爱莲的诗句?”
苏明哲眼睛滴溜溜一转,让他吟诗作赋,他自然不怯场。
不过,他对此本身不擅长,大多时候都是要做‘文抄公’的。
所以,平白无故就让自己‘损失’一首经典佳作,苏明哲也肯定不甘心。
斟酌了片刻,苏明哲又看了看那卖莲花的母女,眼睛一转,就计上心头:
“苏某确实写了不少关于莲花的诗句,不过,平生最得意的却不是诗词,而是一篇不成俪文的说记,若是两位要赏鉴一下,我这就写出来!”
“请——”
梁山伯本不是刻薄之人,自然不会笑话苏明哲。
祝英台倒是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苏兄最得意的竟然是说记,我们还真要拜读一下!”
虽然魏晋时期流行‘骈俪文’,但是,‘说记’这一题材也比较受欢迎。
最近几十年里,最负盛名的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少爷,我给您研磨!”
书童茗烟对自家少爷有着盲目崇拜,说着就要把刚收拾起来的笔墨纸砚再次拿出来。
“不用笔墨了!”
苏明哲微微摇头,忽然对着那卖莲花的母女笑道:
“这位夫人,还有这位小姐,常言道,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我再送你们一场富贵,希望你们能接得住!如果你们以后遇到麻烦,可以去城中三桥巷,找一位玉无瑕姑娘帮忙,直接报我的名字就行!”
苏明哲说着,就来到草桥亭旁的石碑后面站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