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星系间的航行
一旦复兴号脱离M星系进入密集的小行星带,星网通讯就彻底断开了,利用复兴号上大功率通讯天线,在进入小行星带的最初一段时间内,复兴号还可以和M星系进行单向通讯连接。
也是就是说到那时,复兴号可以凭借自身的大功率天线发送数据到M星系的通信卫星,但是却接受不到任何从M星系发送过来的消息。
这也是为什么各大军区在自家星系的边境地带仅仅安排武装监控卫星却很少有直接安排驻军的原因。
宇宙中各星系的相对位置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就像星系中的行星会绕着恒星公转,恒星系也会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银河系则会围绕着它和周围引力相互作用的星系组成的本星系群引力中心点公转。
不管是行星,还是恒星亦或者是星系,它们公转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以东方帝国的帝星AJ-1031行星为例,它围绕恒星公转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40公里左右,而恒星在围绕银河系公转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220公里。
这看起来速度很快吧?
可是在宇宙背景的尺度下,这种移动又是非常缓慢的,缓慢到每一天我们抬头看向星空那些星星的位置从来就没变过!
可你要是说速度很慢吧,一旦你脱离了恒星系的引力,你就会发现刚刚还近在眼前的恒星系眨眼间就消失在茫茫太空,再也找不到了。
而此时如果想回到原来的星系,或者前往指定的星系,那就要根据恒星系在银河系中与其他星系的相对位置,然后再根据周围星系的引力分布经过大量的计算得出一条合适的航线。
星系间的旅行不仅仅需要引擎动力强劲的星舰,还需要能够应付海量数据的计算机,因为整个银河系都是动态的,恒星系的引力大小位置方向也都是动态的,需要计算机根据实时情况不断修正航线,才能确保安全到达目的地。
星际航行可不像是马路上开车,哪怕没有导航,最起码还有路面的指引。
虽说不是很恰当,但是星际航行却非常像深海航行,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绝不是拉一条直线开去过这么简单的就能完成的。
闲话少说,复兴号已经穿越了M星系最外层行星轨道来到了小行星带。
这里来自于星系中心恒星的引力已经非常小了,大量的小行星被恒星引力固定在星系的外围,实际上只要有稍微大一点的撞击,这些小行星就能脱离恒星引力的束缚变成一颗流浪行星。
小行星带中小行星的分布是质量从内到外越来越小,这也是恒星引力逐渐减弱的一个明显表现。
通常意义上,小行星带的最外层被看成是M星系的边境,一旦离开这里,就意味着彻底脱离了M星系的引力范围。
刚刚进入小行星带的复兴号开启了火控系统,并且打开20%功率的能量护盾。
这里的小行星个头还比较大,最大的个头相当于月球的大小,由于引力作用的减弱,这里的小行星以一个相对非常缓慢的速度围绕恒星系公转,自转的速度也是非常的缓慢。
偶尔会有那么一两颗小行星因为碰撞在小行星带里横冲直撞,由此带来一定范围内的连锁反应,这对于航行其中的复兴号而言非常危险。
此时复兴号的火控系统全部打开就是为了针对这种情况,一旦发现有小行星撞过来,火控系统会立即开火,即使不能完全消灭小行星,也要在撞击前把它削减到护盾能够承受的范围。
越往后的航行,小行星的个头越小,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也就越高,甚至小行星带的后半段,以复兴号的体积而言,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在密集的小行星中强行开辟航线,复兴号与小行星之间的碰撞难以避免,这对复兴号的动力系统是个很大的考验,所以从进入小行星带开始,易雪主动开始帮助厄尔庇斯进行计算。
这并不是说厄尔庇斯作为复兴号的舰载AI本身计算能力不够,而是作为复兴号在小行星带中的首航,厄尔庇斯的数据库中并没有相关数据,一切数据模型都需要从零搭建,这也额外地增加了厄尔庇斯的运算负担。
有了这一次的航行经验,厄尔庇斯在数据库中搭建了数据模型,下一次的航行就完全可以独立进行了。
这个小行星带复兴号要在里面航行1个月的时间,随着复兴号离小行星带边缘区域越来越近,它和M星系之间的通讯彻底中断了。
当复兴号的船尾带着被能量护盾撞碎的小行星残渣冲出M星系外围的小行星带时,复兴号正式脱离了M星系的引力范围。
庞大的M星系带着外围的小行星带以一个相对极快的速度远离复兴号,恒星的耀眼的光芒慢慢地变成了普通的星光,此时在复兴号的周围已经变成了黑漆漆一片的太空,一团又一团颜色绚丽的星系点缀在太空里。
这些看起来很近的星系,每一个与复兴号之间的实际距离都非常遥远,距离复兴号最近的星系都有4光年之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