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王浩阳、张一明,还有法务、市场的一个团队,一起来到了杭城。
不出意外,这次跟孙正义的会面,就能一次性解决掉紫微星的A轮。
周不器跟孙正义见过,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哥们真是大魄力。
做投资选择的时候,跟高盛、红杉资本那种不断的试探、不断的考察,对着财务报表反复研究的做法完全不同。
孙正义投资是看大方向,看人。
大方向对了,创始团队对了,就押宝往上砸。
这种策略,很容易押出惊世大案子,取得巨大的成功。可是因为缺少足够的调查,投资风险大,失败的投资概率也高。
中午,王浩阳、张一明和周不器坐在一起,先交接一下。
王浩阳负责财务,张一明担任技术方面的咨询工作。
“这个你看下。”
“什么?”
“我新做的股权结构,刚做完的,你看下。”
“啊?”
周不器微微一怔。
这东西还怎么做?不就是摆在呢吗?
原始的股本是10亿股,后来又增加了2.5亿股的期权池,总股本变成了12.5亿股。相当于稀释了20%的股份当期权池,很符合互联网行业的惯例。
接过材料一看,不由得揉了揉眼睛。
11亿股?
10亿股的初始股本和1亿股的期权池?
王浩阳道:“咱们的期权池有多少,还不是咱们自己说的算?现在已经承诺出去的期权,连9000万股都不到。而且,都是4年行权,现在能真正能够兑现形成的份额,也就是4000万股。不需要那么大的池子。”
周不器眨眨眼,“你是说要缩小期权池?”
王浩阳道:“缩不缩小的另当别论,但是在融资的关头,可以先缩小。对外宣称,紫微星的期权池只有1亿股。”
“呃……”
周不器明白了他的意思。
没融资以前,期权池稀释的是所有原始股东的份额。融资以后,期权池稀释的就是原始股东和风投机构的份额了。
先把2.5股的期权池缩小到1亿股,然后去融资。融资过后,等期权池快满了,再跟投资者们商量来扩充期权池。
扩充出的1.5亿股,就要所有人一起承担,而不是只稀释原始股东的份额了。
比如12.5亿的总股本,融资稀释10%,就是1.25亿股。加入是11亿的总股本,融资稀释10%,就是1.1亿股。
相当于坑了资本方,让所有原始股东受益了。
周不器就暗暗感慨。
缺乏监管,真是可以为所欲为啊!
名义上是要遵循公司的规章制度,要按照规章办事,看起来是无规矩不成方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公司的规章制度怎么设立?
还不是以周不器为核心的决策委员会来制定?
可以说是想改就改、想变就变,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公司期权,到底是2.5亿股,还是1亿股,谁知道?只要没有削减员工们手里的期权,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
昨天,贺阳还说内部裁员时候,可以低价强制回购期权,侵害员工利益。今天王浩阳就说要削减期权池,要损害投资人的利益。
可以说,在公司没有外来资本介入,没有外部人士监督的情况下,只要不违法,就可以为所欲为。公司章程就是一张纸,可以随时根据需求修订。
王浩阳沉声道:“如果软银资本成了我们的投资人,肯定会索要一个董事名额。就算投票权可以给我们,可监督权是实实在在的。有了外部资本介入,很多事就要摆在明面上了。”
周不器一挥手,“咱们是正经开公司,不搞那些歪门邪道。昨天我就跟贺阳说了,员工离职,一定要按照规定给足补偿。”
“肯定会束手束脚。作出一些重大项目时,必须要知会投资人。”
“控制权在我们手里,谁还能阻止?无非是多费了一道工序而已。说实话,在我看来,有监管是好事!”
“好事?”
“人非圣人,谁能无过?绝对的权力会出大问题,有了外来的监督,对咱们这个团队也是一个约束,也有助于快速是完善公司的框架体系。”
王浩阳点了点头,觉得周大老板很有觉悟。
很多不缺钱的大公司,也在积极地寻求上市。不是为了去圈钱,而是让自家公司公开透明,让资本和全社会监督,从而促进企业内部的健康发展。
中午吃过午饭。
孙正义还没到场。
张一明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对了,我跟王建博士说过了。”
“哦?”周不器眼前一亮,“他什么态度?”
“没反对。”
“答应了?”
张一明摇摇头,“也没接受,咱们要做云计算,他似乎缺乏信心,觉得这个方向难度太大、投入太高,很难做成。”
周不器哼道:“有难度就不去做,国内的互联网技术永远也发展不起来,永远都要跟着硅谷的屁股后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