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时尚杂志
“晓晓,谁给你写了这么多信啊?你在杂志上登征友信息了?”
李莹好奇地问道。
八十年代,不少杂志会单独设置一个交友专栏,上面登一些征友信息,广播电台里也有投稿交友信息。
人们在上面找到一些兴趣爱好相同的人写信,和后世的网友差不多。
苏觉晓笑了笑,没有回答。
李莹是过来人,知道年轻人在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前,不好意思说什么,她也没继续追问。
齐思成一共寄来了五封信,前几封信和上次一样,都是每天他在部队里的日常。
苏觉晓读了这几封,感觉好像看了一周的食堂菜谱,她一度怀疑齐思成上学时候的作文也是流水账。
当她打开最后一封信时,突然从信封里掉出一张齐思成穿着军装的照片,这张照片不偏不倚地掉在了李莹的脚下。
照片里的齐思成微微侧身,阳刚英朗,气质冷峻,眉宇间透着军人特有的坚毅和果敢。
李莹以为脚边掉落的是一张纸,弯腰替苏觉晓捡起来,
“天啊,这是谁啊?这么帅?比杂志上的模特还要好看。”
见到帅哥的照片,已婚妇女李莹秒变花痴,捏着照片左看右看。
欣赏帅哥,是每个人的权利。
苏觉晓怕李莹的口水淌到照片上,提醒道:
“莹姐,莹姐……”
“好帅啊,晓晓,这是你男朋友?”李莹把照片递了过去,满脸好奇。
“哎呀,莹姐,你说什么呢?”
李莹还想问些什么,沈主任正好进来把人叫走了。
苏觉晓好不容易躲过了莹姐的“拷问”,急忙把照片夹在了笔记本里,可刚坐下没一会儿,她又迫不及待地打开笔记本拿起照片看了起来。
齐思成是真的很帅,但这种帅更多是一种守家卫国将士才有的英气……
下班回家的路上,苏觉晓把去二中上学的好消息告诉了二姐。
“二姐,沈主任说明天早上让你去二中报到。”
苏晓玲以为找学校接收自己这个大龄考生还得两三天,没想到明天就能去上学。
她激动地有些语无伦次:
“我……我……我……高考。”
“对,二姐,你要回学校上学了。”
后世多少学生做梦都巴不得不用考试,而二姐仅仅是得到一个预考的机会就高兴地跟什么似的。
现在人们对知识的渴望,让苏觉晓心生敬佩。
这边二姐的事情搞定后,苏觉晓开始忙活起服装店的事情。
前几天,她从李莹那儿借来不少服装杂志,最近有空就开始研究国人的审美。
她的工作经验之一便是:做一门生意以前一定要充分调研,不打无准备之仗。
不过,80年就有时装杂志了?
苏觉晓拿起其中一本《时尚》,上面介绍是1980年创刊。
除了这本,还有《中国时装》、《上海服饰》、《女装》、《服装裁剪》。
莹姐到底是订了多少本杂志啊?
别看一本定价也就九毛、一块的,可这一个月几块钱的费用,还真不是普通家庭舍得花的。
看得差不多了,苏觉晓心里有了一个大概。
审美这个东西,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上一季度流行的,下一个季度就变成老土,做服装生意,必须比潮流快一步。
产品一旦积压,就很难出售。
理好了思路,下一步就是要培养大哥的审美。
“晓晓,这服装什么的,我也看不懂啊。”
苏志远虽然想去闯闯,可对自己是真没信心。
这个周末,他被小妹拽到百货商店逛街。
二楼女装部和三楼男装部全是女同志,他一个男同志不好意思凑到跟前问服务员。
服装行业是一门生意,做生意就不分男女,只看效益。
“大哥,你看现在人多不多?”
苏志远点点头,江城一共就两个百货商店,每到周日就挤得水泄不通,尤其月末发工资的时候,买东西就像不要钱似的。
“那咱们走了这两层,什么衣服卖的最好?”
“男装是衬衫,主要看质量。女同志是那种纱料的上衣,还有半截裙。我看穿的、还有来买的女同志都挺多,而且咱们去临海的时候,我也看到一些时髦的女同志这么穿。”
苏志远的回答让苏觉晓很是惊喜。
可能大哥没有审美,没有时尚感,但大哥的观察力特别强。
“大哥,你太厉害了,还说你不懂,我看你比女同志懂得都多。”
苏志远被小妹这么一夸,有点不好意思挠挠头。
“小妹,你再夸下去,大哥都找不到北了。”
倒腾国库券时,小妹就没少夸自己,现在打算换个生意,小妹更是看好自己。
现在夸得他要是不好好闯出点名堂来,还真对不起小妹的信任。
两人从熙熙攘攘的百货商店出来,又去了五里桥,这个新兴的服装一条街。
和百货商店不同,里面的服装大多都是个体户从羊城背回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