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第82章 苦一苦官员,美名皇上担

  大年初一。

   奉天殿广场,一年一度的公司聚会照常进行。

   朱厚照接受群臣贺拜,发表感言……

   话题主要围绕在清丈土地上!

   清丈土地可不是简单的盘账,于国于民都是好处多多,于国自不必多说,显着提高的赋税就能说明一切。

   于民自也是有利无害。

   这个道理很简单,百姓抗风险能力很差,一旦遇上大事,卖田是唯一存续的希望,只能转手他人。

   这也是‘千年田八百主’的由来。

   可问题是,诸多百姓在卖了土地后,由于朝廷‘系统更新延迟’,他们仍要向朝廷交税,这就让那些本不富裕的百姓,更加雪上加霜。

   反观那些兼并土地的士绅,倒是捞了个大实惠。

   当然,有良心的地方官会适时‘系统更新’,可不是所有地方官都有良心,那些拿了士绅的贿赂,明目张胆鱼肉百姓的地方官并不少见。

   真就出了事,也可以把锅甩在朝廷的‘系统更新’问题上面,顶多就是个失察之罪,罚些俸禄了事,再严重一点降职,撑死也不过罢官免职而已。

   这买卖利益甚大,风险却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自然大行其道!

   当然了,他们轻易也不敢太过分,逼得百姓造反,进而葬送了自己的前途,甚至身家性命。

   通常都是少收一些,在百姓尚能承受的范围之内,顺便以爱民的名义上疏皇帝,说百姓如何不容易,今年收成又不好……如此云云,恳求减免赋税。

   这一来,百姓依旧苦,国家的利益也被损害,反倒是地方官、地方士绅,不仅得了实惠,且还得了名声。

   百姓哪知朝廷是什么样子,九五至尊宝座上坐的是谁?

   他们只知道,强行征收赋税是朝廷,知县老爷也是奉命办事,加之乡绅有意渲染,矛盾就都一股脑的指向朝廷。

   当然,地方官也不敢吃独食,都会拿出一部分上贡京官。

   这也是冰敬、炭敬的由来。

   大明官员的俸禄在李青的谏言下,数位皇帝都涨了一些,可若真是两袖清风,地方官的俸禄仍无法支撑他们孝敬。

   这些钱,可都是出自百姓。

   不过话说回来,历任皇帝在位期间,都会搞土地清丈,一为缓解百姓压力,防止其闹事;二为提高朝廷财政税收。

   可朱厚照这一次,实在过于严格,几乎没多少漏网之鱼,尤其对比弘治,更加显得他……鱼肉士绅!

   这时代的地主、士绅、官绅……通常都是一个利益团体。

   皇权至上不假,可皇权并无法细致到城镇,政令也就到县一级,而地方知县想干好,干出政绩,想至少不被朝廷责难,就必须依仗乡绅。

   基于此,双方一向都是心照不宣的通力合作,彼此照拂。

   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这是封建王朝的权力架构,亦是皇权管理百姓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绅为了利益,帮地方官排忧解难还送钱,地方官为了前途,又不得不跟京官上贡,京官拿了好处,自然是要干活的……

   况且,不少京官本身就是乡绅!

   朱厚照此举,的确是利国利民,可却伤害了臣下的心。

   朝廷赋税提高了不假,百姓减轻了压力也是真,可钱从何来?这是在剜他们的肉啊!

   台上,朱厚照慷慨激昂,台下,群臣憋闷至极……

   要搁往常,看在‘大过年的’份上,他们倒也能忍,毕竟……大过年的。可这次不同,剜肉剜太狠了,仅是清丈土地倒也罢了,真正让他们忍不了的是……赋税都涨到了天上去。

   这一手搞下来,简直要了命了。

   是,还是三七分。

   可七成却是皇帝的,这不……成跪着要饭的了吗?

   跪当然可以,向皇帝跪嘛,不磕碜。

   可前提是你得够意思吧?

   照你这个意思,那就真没意思了。

   瞅瞅人家宋朝,再看咱大明朝……当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皇上,臣有本奏。”

   人群深处,走出一主事官。

   朱厚照当然知道接下来会是什么,直接道:“大过年的,就别奏了,都好好过个年,大用。”

   谷大用躬身一礼,接着,挥手道:“抬上来,都抬上来。”

   十位小太监抬着五个贴有‘福’字的大箩筐,来到朱厚照跟前。

   箩筐里满满的都是丝绸制成的红色布囊,随着放下发出‘哗啦’的金属碰撞声,一看就是要发红包了。

   可,没几人在意这个红包。

   相比失去的,这红包不值一提。

   “望皇上体恤民间疾苦,施恩于天下!!”这人很轴,几乎是用吼的。

   不过,朱厚照并未动怒,不是他涵养好,气度大,这就是个小喽啰,一个投石问路的石子而已。

   “放肆,大胆!”谷大用尖声呵斥。

   “你才放肆,大胆!”这人回骂,嗓门更大,“本官是弘治六年的进士,受皇上钦点,本官食君之禄,为国尽忠,你?不过一阉人尔,一个阉宦竟敢呵斥本官,是谁给你的勇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