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第23章 朕要打仗

  藩属国朝贡的正向意义很大,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甚至连京师百姓,都与有荣焉。

   为体现天朝上国的仁厚宽大,群臣皆上奏朱棣,回礼一定不能寒酸。

   李青对这些撑面子的行为不以为然,却也不好阻止,毕竟刚恢复建交,为了以后更好的和海外诸国交流,吃点儿亏也没什么。

   古人好名犹胜好利,朱棣也不能免俗,对几个藩属国的回礼相当丰厚,即便抛开物价差,也顶得上贡品的两倍。

   各国使臣喜笑颜开,再三表达谢意后才告辞离开。

   李青怕这些人,以后动不动就来个朝贡,薅大明羊毛,便建议朱棣,对朝贡做出限制。

   ——朝贡五年一次!

   群臣不允,称:天朝上国有容乃大,不应为了利益得失,将人拒之门外,只要人来,随时欢迎。

   但群臣也不是都反对李青,比如夏原吉,他就相当支持李青。

   不止是他,道衍、小胖,都力挺李青。

   支持的李青的人不多,但分量极重。

   朱棣好面子,却也不是地主家的傻儿子,一番思量过后,折了个中。

   ——朝贡三年一次!

   ……

   织造局、瓷窑、龙江船厂……李青都在密切关注,那股子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感觉,他有深刻体会。

   不过,朝廷的开销也确实大,花钱如流水。

   夏原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屡次上奏朱棣先把修书停了,朱棣坚决不允。

   有时朱棣被吵烦了,就派夏原吉再去浙西监督抗洪事宜,弄得老夏一点儿脾气都没有。

   李青偶尔闲暇之时,也会去文渊阁看看修书。

   修书的总人数,已达到恐怖的三千人,都是饱学之士,且字儿写的相当好看的人。

   而且,修书和李青想象也不同,并不是单纯的抄书,而是先将收集来的书,分门别类,整理归纳,而后进行翻译,以这时的语法重新誊抄。

   随着了解,他愈发觉得修书的意义重大。

   因为这时代的书,不像后世那般,虽然印刷术已经普及,但敝帚自珍的现象太严重了,很多书都是孤本,并未得到传播。

   但,谁让朱棣是皇帝呢,一旨令下:交书者赏,藏书者罚!

   大量的孤本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师,上至先秦,下至前朝,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书籍现世。

   可以预见,若无这次修书总动员,很多书都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更让李青惊喜的是,很多被统治者掩藏的真相,随着这次修书也浮出水面。

   要知道,史书不只官方修,民间也有不少饱学之士,暗戳戳的修史,而后一代代流传下去。

   相比官方的政治正确,他们的真实性更高。

   而朱棣对这一现象,也做出了正向决策,出现冲突时,不可因出身来判定对错,哪个更合逻辑,更合乎情理,以哪个为标准。

   不涉及本朝,官员们自然能无所顾忌,遵旨照做。

   为了能让这些人更好的工作,朱棣命光禄寺为专门其准备饭菜,由太监送到嘴边,修书之人只管吃就成。

   同时,朱棣还派锦衣卫保护他们安全,待遇简直好到没边。

   总编解缙,监制姚广孝,翰林院的饱学之士,尽皆参与在内,这些个人做官如何且不论,但学问是真的顶。

   此外,那些民间的人才,也不逊色多少,尤其是那一手字,一撇一捺都赏心悦目,观感极佳。

   搜罗天下书籍,又以数千才子来修,可以预见这部书将会多么浩瀚。

   李青不禁感叹:大典之外,将再无他书。

   《永乐大典》被誉为史上第一本百科全书,对华夏的影响力不可估量,尽管到了最后,绝大多数都遗失了,但还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诸如:《旧唐书》《旧五代史》《宋会要辑编》《续资治通鉴长编》《水注经》《薛仁贵征辽事略》……

   这些书要么是失传后,被清朝从《永乐大典》中摘录出来的;要么是修大典时才浮出水面,流传后世。

   而且,李青还注意到不少人都抄一句背一句,竭尽全力的记住内容。

   这时代没有娱乐腐蚀,古人早睡早起,尤其是这些读书人,个个好记性,背个文章并不难。

   李青嘴角泛起一抹笑意,对大典的正向意义有了更深的感触。

   他吁了口气,轻声自语:“所谓大势或许我无法改变,不过保下这部书还是可以做到的。”

   “你嘀咕什么呢?”

   李青一个激灵,转眼看到是道衍,没好气道,“你这老头走路怎么没声啊!”

   “是你想事入神了,与贫僧何干?”道衍捶着腰坐下,抱怨道,“皇上也真是的,放着你这个年轻的不用,偏偏用我这个快七十岁的老头子。”

   “谁让你是大师呢。”李青失笑,提起茶壶给他添了杯茶,问道,“修书还要多久啊?”

   道衍苦笑:“要很久。”

   “……”李青翻了个白眼儿,见老和尚满脸疲倦,劝道:“累了就歇歇,晚上回寺庙就别做功课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