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登封贼李际遇以岁饥暴乱,旬日间聚众数万,攻破登封,前往投李闯诸贼。”
“豫西之地,多有贼人起事,听闻诸地纷纷,多有小儿传唱民谣。”
王斗问道:“什么民谣?”
那些商人说了,其中两首特别有名:“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求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王斗心想:“李岩等人己经归降李自成了。”
这些商人你一言我一语,都对河南之事表示担忧,商人对时局其实是最敏感的。各类消息来源,比官府还灵通。王斗静静听着他们说话,他手中有情报司在开封等地的详细情报,不过听听这些商人说话也好。
各人言李自成有数十万众,王斗认为不可能,李自成初入河南,约有骨干心腹一千多,就算一斗谷、瓦罐子、李际遇等人投靠。连上那些饥民,可能有十几万众,几十万之说,只是路人传言罢了。
围攻洛阳的可能倒是真的,历史上李自成便攻破了洛阳,其实不是攻破,是那些守城官兵自己开门的。洛阳城池与开封一样坚固,更有总兵在内,如果守兵稍稍用心点,如开封城池一样,李自成也只能拿洛阳干瞪眼。
洛阳城落,有可能是那两首民谣的鼓动,政治攻势有时比军事攻势还可怕。
王斗接下来问起那些商人在开封府储粮之事。各人约购买了五千多石粮草,合计花了好几万两的银子。河南灾祸越甚,能买到这些粮草,各商人己经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王斗也不能要求他们更多。
这些粮食给王斗时,将在他们购买价格的基础上略抬一些,作为他们的辛苦费,拿着王斗批的条子,回东路再给银子。
他们当然相信王斗不会不给钱,作为回报的好处当然很多。其中有一点,未来王斗经营塞外后,这些帮助过王斗的商贾,可以在外面大规模圈地,圈占草场。这引起东路很多商人的兴趣。很愿意作王斗大军的马前卒。
随后王斗又问他们在开封等地的商业经营。都是叫苦,言道生意难做,能赚钱的行业都被人垄断把持。想插进一脚非常艰难。
其实开封人口众多,商机应该也多,比如城内便有河南布政司、开封府治及各级官衙,大批的官员及家属都在城内,还有大量的退休官宦、乡绅寓所。
除了这些,开封城内更有其特产,藩王府。
诸藩中,以周王最是会生,其封地便是开封府,繁衍到现在。周王宗室子孙己经有五千多人,封为郡王的就有四十八位,城内王府林立,除周王府外,还有曲靖王府、华亭王府、原武王府、瑞金王府等等等等。
每个亲王、郡王,都设有专门的文武官员、兵丁人役。整个开封府,可说由周王府为中心,大大小小为他们服务的官吏军士,加上围绕他们运转的百姓商人,构成了开封人口的各样群体。
所以没意外的,城内商业,大多是为周王府及各官员贵族们服务,数百年下来,城内商业都被当地官商所垄断,外地人想插进一脚,何其艰难。东路这些商人来到这里,当然不愿做那些走街串巷的货担郎,或是一些很小的买卖。
王斗也是沉吟,自己势力没有发展到中原等地,没办法为这些商人提供庇护。官商,官商,这时代实力最雄厚的就是官商,他们在各地根深蒂固,不是高官或是高级军将,他们庇护下的商贾是无法插足各地的。
而且这时候乱世纷纷,土匪遍地,流寇满野,除非军队护送,否则不要谈长途运输,眼下大明路况也不行,物流跟不上。最重要是,东路能卖什么呢?
粮食,铁器,武器,未来可能是东路的招牌,不过这些,王斗都不会向外出售的。
……
那些商人走后,王斗在中军大帐招集各将议事,聚集在帐内的便是迟大成,谢一科,温方亮,高史银,李光衡,温达兴,孙三杰,赵瑄,吴争春,沈士奇、高寻等诸位千总。还有一些随军的幕僚文书。
其中又以温方亮,高史银,孙三杰节制吴争春,沈士奇、高寻三位乙等军千总。
东路有钟显才、杨国栋,钟调阳,雷仙宾等沉稳的人坐镇,几部甲等军,乙等军在内,想必没人敢打东路的主意。除了王斗,也没有人可以调动东路的舜乡军队,任何人敢有什么歪心理,都会遭到留守的舜乡军无情打击。
王斗一一看向各人,此次随军出战,众将都是荣幸,要知道,每次出征,各将都是抢破了头。特别吴争春,沈士奇、高寻三人,神情中颇有激动之意。
不过吴争春是沉默之人,高寻是城府内敛之人,面上神情都没怎么表现出来。只有沈士奇脸上颇有意满之色,昂然坐得笔直,不时还向对面的吴争春瞥去一眼。
其实在崇祯十二年吴争春与陈酥娘成亲后,沈士奇多少放下心来,这家伙总算有老婆了,该死心了吧?当年的沈士奇虽是情场得意者,不过总担心自家娘子与这家伙偶断丝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