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

第334章 各路兵马,驰援汉中

  七天前,赵云终于清除了谷中曹魏伏军再次相见。

   两人再次见到对方皆大喜。

   刘封有些急于见到刘备。

   现在的他,第一次如此真心的想念刘备。

   曾经的父子关系,明着父慈子孝,实则各怀心事!

   而经过了种种生死考验,现在心结已解,已经是另一种心境。

   刘封想开了!

   真的想开了!

   是啊,做个忠臣孝子有什么不好呢?

   刘备对我以国士,以亲儿待之,我又怎能不能以国士,以孝子相报?

   曾经以为,窃国称帝是穿越者的唯一出路。

   可现在看来,与赵云依天山险峻阻截曹军,与关羽攻袭南郡以捉曹仁,与张飞互相驰救肝胆相照,与马超攻守凉州互相依赖……

   还有和黄忠一起下四郡,和庞统关平一起入汉中,与诸葛亮一起文武相济,与孙乾一起把酒言欢……

   金戈铁马,互为手足!

   这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和浪漫。

   还有魏延、法正、张松、陈到、凌统、黄权……

   皆为挚交好友,肝胆同僚!

   便和他们一起为父亲打下这万里江山,尽全孝心,便使父亲成为三兴大汉的中祖皇帝!

   待父皇不带遗憾的寿终正寝,再扶禅弟做天下之主。

   人皆言扶不起的阿斗!

   没有继承一点汉昭烈帝的勇武和血性!

   却不知,阿斗继承了父皇最多的仁慈德善!

   若在治世,必是仁德之主。

   想想在成都阿斗见到自己时高兴的样子,刘封心中一阵暖意。

   我就偏不信了!

   有丞相在,有他大哥在,有别说扶了,举也能给他举起来!

   ……

   待大汉江山已定,阿斗已能掌控朝堂。

   我便带着家小坐船去朱崖州!

   那是后来的海南岛!

   那里四季如春,风景宜人,既有耕地又有山川河流,便在那里与夫人们长相厮守,享尽人间美好。

   刘封对自己的未来已经有了清楚的打算。

   “文长,我急与父亲相见,便与云叔先走一步。魏军不知谷中何处设伏,必不敢冒进。你可带白毦兄弟和民兵在后缓行。”

   魏延呵呵的一抱拳:“你就放心吧,末将定将这些兵一个不少的带回来。”

   刘封拍拍他的胳膊:“拜托了!”

   “嗯!”

   刘封和赵云辞别魏延,便迅速沿子午道回撤。

   风驰电掣,快马加鞭!

   ……

   而当刘封与赵云相见之时,樊城却刚刚经历了一场旷古大战。

   一场大水冲破了樊城,关羽的大军乘船而入,将于禁七军打得大败。

   斩杀李典,生擒于禁。

   此一役威震华夏。

   关羽却待继续进军,却见徐庶乘船而来。

   “君侯!”

   “徐先生!”

   关羽大胜,却见徐庶眉头紧锁,愁容满面,以为未督来粮草。

   “先生勿急,如今樊城已下,我夺粮草万斛,不着急了!”

   “君侯,马上放弃北上攻曹!”

   “为何?”关羽不解。

   “公安被孙权攻破,吴军可经公安绕南郡下汉中,而主公此时正在汉中与曹军交战啊!”

   “什么?”

   关羽大惊,他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此鼠辈也……”

   关羽北上连战连捷,所向无敌,再往北便要打向许昌洛阳,如今大好的形势便被孙权所中断,他如何不怒?

   而接下来一句话,更让关羽目瞪口呆。

   “而且有传言,忠嗣可能……”

   “忠嗣怎么了?”

   “忠嗣可能已经身死殉国了。”

   “啊???”

   关羽大惊失色,便是荆州尽失的消息都不能让他如此惊愕,那一刻他差点从赤兔马上率下来。

   关羽急了:

   “忠嗣年纪轻轻,武功卓绝,怎可能身死殉国??”

   “在下也是听到传闻。尚不知真假。若是真的,我大汉恐经灭顶之灾。所以君侯必须马上回去,以解汉中之围。”

   在巨大的战果和大哥面前,关羽没有丝毫的犹豫:

   “三军听令,弃襄樊,驰援汉中!”

   ……

   而正在关羽下令放弃襄樊,驰援汉中之时,正在陈仓道欺负张合的张飞接到了诸葛亮的密信。

   原来,诸葛亮从伊籍口中得知刘封殉国,当即大哭差点背过气,但从吴班口中得知吴军进公安之时便大惊失色。

   掐算时间,怕为时已晚,只能尽可能减少损失,维持国命。

   他把成都政务皆尽交给刘巴,快马疾驰来到汉中。

   却发现汉中东部几座城池都已失陷。

   但诸葛亮想的明白,只要南郑不失,汉中就不会失。

   只有手握南郑,才能接应已入子午谷的刘备。

   他当即将附近城中官兵迁入南郑,并命伊籍送信给张飞:

   “三将军,东吴突袭武陵南郡汉中,汉中之东诸城已失,速来南郑相援!”

   张飞勃然大怒,大骂东吴之后,心知此事非同小可。

   吴军突袭,丞相此刻正守着南郑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