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枭雄渣爹再娶后,我带亲娘去逃荒

第232章 粮价

  虚荣心,这东西人人皆有,强弱之分罢了。

   茶叶虽挣钱,然而,古往今来,靠卖东西发家致富的,有几人在史书上留下了姓名?

   士农工商,这个地位排序就说明了一切。

   书法就不一样了。

   这玩意,它可以代代相传。

   虽然金子也能传下去,可传来传去,谁还记得这块金子的来历?

   一本优秀的字帖,却能令其在千年后依旧饮誉天下。

   “刘馗不是那等只能守成的平庸之辈。”谢蕴又将一张花笺搁在竹笔的旁边:“一旦用过竹笔,他就会明白,竹笔取代毛笔成为日常书写工具,只是时间问题,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太久。”

   竹制版的蘸水钢笔,没什么技术含量。

   便是寻常百姓都能做出来。

   只要她往外送上十支,不出一个月,高仿版必定遍地走。

   “岁旦,送帖子请客最是频繁,一张用硬笔书法写成的花笺名帖,还是出自青羊刘氏家主之手,一生要强的大邺公卿,焉有不争相效仿的道理?”

   到时候,蘸水笔风靡整个上流圈子,刘馗硬笔书法第一人的名声稳了,她的花笺,何愁没有销路。

   如果说她孝敬甄显十张花笺,是为预热。

   那么,硬笔书法的出现,就是花笺面世的最佳时机。

   “回头我再亲自写信送往青羊,向咱们刘大家求一幅‘劝学’的墨宝。”

   江箬:“……你又准备做什么?”

   谢蕴听到江主任这样问,就知道自己瞒不住了。

   知女莫若母啊!

   “也不做啥,就是在无佛寺前立块碑。”

   江主任:“然后?”

   谢蕴:( ̄︶ ̄)ψ

   然后——

   自然是将刘馗的墨宝刻在石碑上。

   古今硬笔书法第一人的真迹,她岂能独藏,必须分享给平昌城所有百姓!

   谢蕴跑来平昌城的意图,江箬一清二楚。

   建寺庙是假,借此达到‘拥兵’是真。

   当那张无佛寺设计图摆到她面前,江箬一眼就看出来,这是现代学校与部队营房相结合的建筑,为遮掩自立的野心,小谢郎君没忘在大门口画一尊潦草的加特林菩萨像。

   谢蕴可以哄得刘选点头建此庙,来日她亦可寻了由头继续糊弄刘选,比如说自己寺庙建太大,得招一些本土青壮充当僧人撑场面。

   一些,多么含糊的词汇。

   十人是一些,百人是一些,千人亦是一些。

   而谢蕴点名要刘馗写《劝学》,又将其刻在石碑上,多少有点司马昭之心了。

   江箬道出自己的猜疑:“你想在平昌城扫盲?”

   “现在说扫盲有些为时过早了。”某讨债鬼改成盘腿而坐:“不过是平昌城老幼在看过刘大家的书法后,心生向学之心。”

   目不识丁的老百姓想跟风练硬笔书法,有错吗?

   当然没错!

   要怪,就怪刘家主写太好了!

   盘踞在金字塔顶端的门阀世家,看到自制竹笔的泥腿子们,只会认为他们东施效颦、滑稽可笑,谁会舍了脸面去夺这些黔庶手中竹笔,勒令他们不准再学?

   况且——

   学会几个字又如何?

   世家藏书,才是他们经百年而不衰的根基。

   并非几张字帖!

   天龙人心理学砖家·谢大师,于两日后,收到了她购买的第一批粮食。

   城门口,阿大立于三十辆粮车前,也将姜家新任家主——姜则亲兄收到茶叶试喝后、赞不绝口的事告知谢蕴,“家主已知晓姑爷暂任北海郡太守之事,我按照姑爷的吩咐,提及姑爷欲恢复平昌城往日繁华,家主就命我捎来十车粮食。”

   十车粮食,大概有一百五十石。

   在粮食涨价的今日,姜家主不可谓不大方。

   至于另外二十车粮食,自然是用金饼与锦换来的。

   此行如此顺利,姜氏可以说帮了不小忙。

   眼下粮食一天一个价,许多米行都不肯大量出货,他们借着陈留姜氏的名号,才能在陈留及其周遭郡县买下这么多粮。

   甚至,姜家主还派部曲护送他们进入青州地界。

   谢蕴听完阿大讲述,心中感慨万分:“必定是则从舅在往陈留去信时为我说了好话,要不然,烨从舅怎会如此懂我。”

   谢蕴很满意这趟成果。

   当即决定给大家的年终奖翻倍。

   物质奖励,对底下兵卒来说,远比口头夸赞来得实惠。

   得知此行每人可得三百钱外加两斗粮,这份出差补贴明日就能发放给他们,五十名郡兵皆面露喜色——往日在营陵,哪有此等好事?!

   他们还记得出发那天,年少的使君将那位领队的部曲大人拉到边上,从自己怀里掏出两块金饼,并嘱咐对方一定要让大家吃饱饭,还说,如果有谁水土不服病了,记得看大夫,不要吝啬钱财,回头‘他’给大家平这笔账。

   【绝不能让我们的将士饿着肚子、生着病去为我办事。】

   有郡兵注意到使君短褐衫上新打的补丁,再想起使君当日所言,不禁被风沙迷了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