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朕有苦难言
隆庆皇帝觉得自己是哄女人的状元,可面对含嗔带怨的李贵妃,却有苦难言。
确实是他授意高仪拿宗室吸引火力,可他绝对没想到奏折的力度这么大。
这背后,显然还有其他人的影子。
或许是高拱,也可能是……张居正、晏鹤年!
君主想拿臣子当刀,臣子微微笑着遵命,却是刀刃向内。
晏珣以为这是皇帝的意思,真是一个伟大的误会。
李贵妃此时还不是太后,不敢对政事评价太多,也不好骂高仪,委屈哀叹:“翊镠多好的孩子,以后怎么办呢?”
说起来,还是皇上仁慈。
嘉靖时,凡是拿皇子说事的人,都会死得很惨。先帝忌讳臣子提早站队。
现在嘛,皇上连奏折都给朱翊钧处理,并不反对臣子跟太子走得近。
“还不到那时候。”隆庆搂着李贵妃安慰,“翊镠是我们的孩子,钧钧的亲弟弟,谁吃亏也轮不到他吃亏。”
“皇上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李贵妃露出温柔的笑容。
她膝下有五个孩子,最大的朱翊钧不够十周岁,从接连生娃就可以看出她极受宠。
陈皇后都曾酸溜溜:“说句粗俗的,女人该有的妹妹都有,皇上怎么还馋外头的。”
皇帝和李贵妃不想亏待朱翊镠,但大臣很显然想拿朱翊镠作筏子。
《陈宗藩诸事疏》第一条,最受伤的就是朱翊镠。
将来朱翊钧登基,朱翊镠就是大藩王。
按照惯例,朱翊镠封藩和大婚的费用,该由国库支出。
历史上,潞王大婚,花银十万两,金、宝石、珍珠珊瑚无数。
户部表示:费用超标了。按《大明会典》“亲王定亲礼物,金止五十两,珍珠十两。
但万历帝和李太后不仅不缩减,还挪用军费九十万两来操办。
当时张居正已死,有人给李太后出主意,说张居正生活奢侈,抄了张家就不愁潞王婚礼费用。结果抄张家仅得银几万两,不够潞王用。
这还只是开始。
耗时四年修建潞王府,花费六十七万多两白银,石料、木料难以计算。
王府建好之后潞王就藩,太后和万历命户部为潞王准备费用,指标是三十万两金。最后,户部表示实在办不到,万历同意减少三分之一。
真到就藩的时候,还有沿途迎送仪式,调用天津、临清的仓库米粮共计两万八千石。
当时正逢荒役,花掉的粮食又要层层摊牌下去,百姓之苦可想而知。
简直死人都要被气活了!
总而言之,历史上的李太后对小儿子潞王宠爱至极,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给他;万历也乐意表演手足情深。
王爷有享不完的福,百姓有吃不完的苦。
……
现在高仪的一道奏疏,首先就遏制未来潞王的财路。
你们要宠儿子、宠弟弟?可以,别让国库出钱!
这道奏疏的杀伤力,可以说不比《陈东海诸事疏》低,妥妥的吸引满朝文武注意力。
皇帝会同意吗?
宗亲纷纷上奏折诉苦,顺便提醒:皇上,你还有个小儿子呢!将来还有孙子呢!
你削的不是我们,是你自己的子孙啊!
皇帝甩着直钩钓鱼,一派高手的淡然姿态。事已至此,明君的人设不能崩。
为了小伙伴晏珣敬佩的目光,也必须保持高深莫测的姿态。
朕心里苦,朕不跟人说。
你们先吵一吵。
宗室不能坐以待毙,抓住高仪奏折的漏洞,对高仪进行强势攻击。
又有人想,高仪刚刚入内阁,背后肯定是高首辅。擒贼先擒王,直接攻击高拱。
被宗室买通的、原本就对高拱不满的、浑水摸鱼的,全都一拥而上。
高拱吸引了火力,晏珣的奏疏被波澜不惊地敲定,一项项落实。
首先是第一项,“小琉球”这个名字成为过去,今后朝廷内外文书,一律称此地为“大湾”,设为大明的一个省。
由东海总督胡宗宪兼任巡抚。
晏鹤年写给胡宗宪的信中如此说“大湾为东南七省门户,各国无不垂涎,一有衅端,辄欲攘为根据。望君以攻为守,为国开疆拓土。”
第二项,山东、浙江和福建就远征的事,开始募兵。
……
上朝的时候,当红辣子鸡高仪被人拦在半路。
高拱说:“子象,你这奏疏连我都瞒着,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人人以为高仪这封奏疏,一定是高拱授意,实际上高拱也很冤枉。
削藩向来是张居正干的事,高拱不反对,但也不想引火焚身。
他自己身上的麻烦就够多了!
高仪恭敬地说:“肃卿兄莫急,听我细细道来。”
他们现在都是内阁大臣,互相之间称字,显得更亲近。
高拱一辈子,见识过太多两面三刀的人,甚至怀疑自己瞎了眼,找了一个不听话的小弟。
高仪却说,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啊!
“我入阁不久,尚宝司丞刘奋庸上奏疏陈五件事,说皇上大权旁落,‘权奸’蒙蔽皇上。让皇上驱逐权奸,努力亲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