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殿试谁是状元
明代惯例,殿试在会试次月举行。
洪武年间,规定是在三月初一进行。
后来大概是觉得时间太赶,成化年间改为三月望日,即三月十五日举行。
月圆之日,决战紫禁之巅。
洪武皇帝规定,“临轩发策、读卷、题名、发榜、传制,皆天子亲行之“。
也就是说皇帝作为主考官,要完成出题、阅卷、排名、排榜、传制全套流程。
朱元璋用心良苦,如此所有进士都是天子门生,是皇帝的学生。
但实际上,有些皇帝喜欢偷懒,让臣子代办,自己做个名誉考官。
整个流程都要“天子亲行之”也不现实,当然天子不是没有这个能力,而是没必要……
那么多臣子磨拳擦掌抢着干这个活呢!
其中最重要的是阅卷官,一般来说非执政大臣不得担任。
严嵩、徐阶、郭朴等人都在其中……严嵩年迈,真正阅卷的人是严世蕃。
小阁老不是科举正途走出来的,却决定着一众考生的命运。
提调官由礼部尚书担任,监临官、监视官等等内外帘官,都是朝中高官。
可以说,如果考生高中三甲同进士,一辈子外放为官,那么殿试就是他们接触高官最多的一日。
也是和皇帝距离最近的一日。
皇帝定好殿试各考官的人选和流程,又窝在精舍里修道……
他的要求不高,只要像张三丰那样白日飞升即可。
如果他能够再活二百年,大明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
裕王还是第一次撇开景王独自收到《会试录》,又多几分储君的自信。
这一切来之不易啊!
他的心腹郭希颜先是散播流言,说严嵩为支持景王成为储君,想暗害他,接着上奏折恳请立他为储君,让景王就藩。
目的达成一半,却赔上郭希颜的一条命。
裕王战战兢兢,觉得自己的命也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现在,他哪里有什么心思关心《会试录》?
他只想看到跟景王暗通款曲的严世蕃早一天完蛋!
“父皇问严世蕃新纳的第二十七个娇妾,是什么用意?”他有些焦虑地问。
小太监田义不久前刚从阮瑛家里回来,小声回答:“陛下的意思大概是,让小阁老安心玩娇妾,莫插手太多?”
“严世蕃倒是有艳福。”裕王有些羡慕,又有些厌恶。
朝野传闻,选入宫中的秀女,都要先经由严世蕃挑选。
还有人说,书坊里热卖的《金瓶梅》,西门大官人原型就是严世蕃。
总而言之,小阁老令所有男人羡慕嫉妒恨。
裕王想到自己当初贿赂严世蕃才拿到岁赐,更是恨上加恨。
“父皇不让他插手,是指眼前的殿试?”裕王琢磨着,“莫非父皇已有人选,怕严世蕃不识相?”
小太监田义沉默着不说话。
可裕王偏偏要问:“你觉得状元是谁?”
“奴婢不知道。”
“废话!你当然不知道!我问的是阮瑛,他怎么说?”
田义讪讪笑道:“阮公公说,陛下想要祥瑞。”
“废话……咦?我知道了。”裕王站起来走两步,附掌而笑:“如果是那个人,算不算我的人?父皇相中他,就是相中我?”
景王……载圳弟弟对不起,我就是比你大二十多天,你不服也没用。
天命在我!
裕王定下心,让人把新出炉的《会试录》取来,认真看完晏鹤年和晏珣的文章。
说心底话,他觉得蓬莱旧友的文章更合心意。
真的不是他偏心有故事的蓬莱旧友,而是年轻人喜欢年轻人。
至于皇帝那种年纪大的,就喜欢更稳重的晏鹤年。
顺带再看王锡爵和徐时行等人的文章,裕王觉得皇帝会更喜欢徐时行……
此人的文章没有惊人之语,但全是大丈夫气概,有宰辅气象。
“难为袁炜,选的全是栋梁之才,可见那些诋毁之语都是小人中伤。”裕王感慨地说。
京城这几日针对袁炜的流言连他都听说过。
不招人妒是庸才,走得越远站得越高,就会遭遇更多的明枪暗箭。
除了这些栋梁之材,京城还来了一个奇才……女装琵琶“大家”汪德渊。
徽州汪氏、高邮汪氏都是一家,只不过把蛋装在两个篮子里。
汪氏经营海船走私是公开的秘密……
这种大家族想要从外部攻破很难,只能从内部瓦解。
裕王猜测:父皇召见汪德渊,或许也是这个原因?
……
殿试各位考官名单正式公布,城南会馆里气氛顿时紧张。
虽然说殿试只是排名赛,但谁都想排名靠前啊!
杨仲泽朝着南方跪下,虔诚祈祷:“列祖列宗保佑,哪怕是二百九十九名,只要不是三百名都好。你们努力一点,清明加鸡腿。”
为什么不是烧猪?
总是吃烧猪不腻吗?
换一换口味,说不定祖宗更高兴。
晏鹤年父子搬过来一起住,看到他的动作觉得好笑……他们就不一样,有晏老四在老家花样祭祀祖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