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号外号外
“号外!号外!”
永远人潮涌动的京城大街,机灵的小报童背着一个大大的包囊,高高举起手中的报纸,在人群里扯着嗓子喊道:“三省水师联兵进军倭国京都!倭国天皇投降!幕府大将军投降!东洋之新局面诞生!”
出人意料的消息一喊出来,喧闹的人群为之一静。
倭国?老仇人啊!
大人小孩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面面相觑之后欢呼,有点闲钱的立刻走向小报童。
“小哥,来一份号外!”
“好!”
越来越多的人簇拥过来,小报童脸上的笑容更停不下来,不停地从包囊里拿出带着墨香的报纸。
一枚枚铜钱撒进装钱的小布袋里。
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同样的场景在京师其他地方上演,小报童们奔跑在大街小巷,用清脆响亮的声音高声呐喊,向所有人宣布这一重要的捷报!
不久前刚刚问世的《明报》,也跟着打响名声。
“今天的报纸怎么那么小?就一篇文章?”一个年轻人问。
报童回答:“这是号外!临时加印的一期,就只有这一个消息!”
“这么说,是正式捷报?派往倭国问责的钦差回来了?”路人问。
报童说:“我不知道啊!反正报纸上的消息就是这么多,不会有假!”
众人纷纷点头,《明报》由皇家印书局刊印,主编是名士何心隐,审核是翰林院,怎么可能有假。
他们把手里的报纸看了又看,满纸黑色的大字,仿佛也透着胜利的喜气。
有人忍不住大声念出来,有人激动地呼朋唤友:“老兄,一起去喝两盅?有这样的喜事,你摆两桌酒请客也应该!”
“怎么不是你请?”
“给你收礼金的机会啊!”
“……有道理!”
原本大明水师攻打倭国京都的消息,只是影影绰绰的传闻,有些人坚定地认为是谣言,驳斥“不信谣不传谣”……万万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家里有亲戚当官的,都纷纷赶着上门去打听……打这一场仗,投入多少?收获多少?
打仗是要衡量得失的。
有人说,朝鲜就是太苦寒、物产又不丰富,否则早就成为华夏的一个省。我们那可爱的老祖宗,把好地方都给占据了。
虽然说打倭国,不用太在意得失,能有利可图自然最好。
……
杨小福站在街头,手里拿着一份小小的号外,不停地颤抖,仿佛这张纸有千斤重。
他的心空落落的。
那一次驱邪,另一个他已经被驱走,只剩下安世最忠诚的追随者杨小福。
可是看到故乡的噩耗,他平静的内心再起波澜。
正在发呆的时候,他的肩膀被人重重地拍了一下,回头一看……是笑容恶劣的杨应龙。
同姓之间,相爱相杀。
杨应龙笑道:“看你像丢了魂似的,被马撞到可不要讹人!倭国京都失守,算亡国了吧?”
“没有。”杨小福说,“本来京都就已经号令不了谁,就算失守,也只是一个城陷落而已,跟其他任何城池陷落没有两样。”
“你说没有就没有吧。”杨应龙拖着杨小福到路旁,“依我看倭国归顺大明,成为大明的一个省不是挺好?”
“你想播州改土归流?”杨小福反问。
杨应龙目光一跳,又笑着说:“也不是不行啊!”
识时务者为俊杰,他现在只想喊隆庆皇帝“爹爹”!
“倭奴又丑又坏,归顺大明,朝廷还未必要呢!”人群中传来一声议论。
接着又是一阵附和声和哄笑声,比过年的庙会还要热闹喜庆。
杨小福停住脚步望过去,没找到说话的人。
他想反驳,倭国有好人有坏人,并不是全都丑陋,也并非全是倭寇。
可在这种气氛中,反驳很可能被人围殴……罢了!不必解释!
大捷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全城,向全国各地蔓延。
此时恰逢葡萄牙、西班牙、法兰西等西洋国家来贸易,有获准进京朝贡的,都跟着凑热闹上表恭贺皇帝。
当然,贺表是请翻译代笔。
隆庆皇帝兴高采烈,单独召见首辅高拱。君臣说着悄悄话,回忆这些年的种种不易,说了两个时辰。
到最后,高拱都落泪了。
陛下真是太不容易!
不动声色地谋划如此大战,直到捷报传来,保守派才确切知道战况。
天天装钓鱼佬,一定很辛苦吧?
文武大臣也吟诗作赋,挑尽所有好词夸奖皇帝“武运昌隆”,简直要跟洪武、永乐看齐。
皇帝勉强压制住得意,冷静地让相关部门起草诏诰,封赏有功的将领,派出特使到倭国山口县,签订《马关条约》。
礼部写好圣旨,呈隆庆皇帝过目后,用六百里加急送往松江。
派往倭国签订条约的特使不是旁人,正是首先策划这场战役的翰林掌院晏珣!
作为翰林掌院,东宫左春坊左庶子,晏珣也有资格做这个特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