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卖爹了不中用不要钱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扬州保障湖边一处小园林里,王姑娘拿着一朵菊花,心不在焉地揪菊花瓣。
他会答应?他不会答应?
这一次,王姑娘破釜沉舟,直接拿出最大的秘密,也是最大的诚意。
哥哥曾经说,晏鹤年就是太看重妻儿,否则必定成为当世豪杰。
但那么多年过去了,哥哥口中的豪杰,混得越来越窝囊,甚至要去占鬼屋的便宜。
倒霉的晏六哥哦,你混成这样,不如吃妹妹的软饭算了。
这一次,晏鹤年会做什么选择?
惊慌失措,像扔掉烫手山芋一样把金印退回来?
然后坚定地拒婚?
如果是那样,就是哥哥和她看走眼,银样镴枪头,不要也罢。
王姑娘……王徽叹气,那些人逼她成亲,无非是试探金印在不在她手中。
有些人当面说亲,背地里嫌弃她年纪大、脚大、体型大……还有不要脸的说纳她为妾。
她索性嫁一个跟海上各方势力都无关的人,让这些人死心。
跟在她身边的是她的乳母,不知道金印的事,只以为王徽看中晏鹤年的脸。
“我的姑娘,你把花都揪烂了。”乳母慈爱地说,“晏大相公中秀才了,一定会守诺让人来提亲。如果他不识抬举,咱们就找个长得更好的。”
在乳母眼中,自家姑娘这样富贵的相貌,做皇妃都可以了。
就是不知道,皇帝长得有没有晏大相公好看。
王徽扔掉手里的花,笑道:“您又胡说,我才不是看脸的人。”
“对,他不仅脸好看,身板也强壮。”乳母认同。
自家姑娘自小喜欢好看的东西,连吃的都要好看,真是难伺候哦!
…………
既然下了决心,就不要畏首畏尾。
晏鹤年收下金印,就要提亲了。
别人都是父母操持儿子的婚事,晏家反过来,晏珣里里外外操持父亲的婚事。
从儿子的角度说,他不太愿意父亲续娶,家里多个后娘,以后多一群弟弟妹妹。
但想一想,爹年轻丧妻,为了儿子单身多年,其实也很不容易。
一个大男人,连洗衣缝补都会了,全是生活所迫。
给爹一场体面气派的婚礼,全当报答慈父的养育之恩。
洪武元年官府规定,庶民娶妇,男子年龄十六岁以上,女子年龄十四岁以上。
流程包括说媒纳采、纳币请期、迎亲、拜舅姑、拜祖庙、婿拜岳父母六个环节。
晏珣到了扬州,请了全城最知名的官媒去王家提亲……
王姑娘在扬州有房子,如今就在城里。
“小相公放心,这件事包在我身上。”官媒婆笑盈盈的。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还有儿子帮父亲张罗婚事的?
但一听女方住在保障湖边的园林,就知道这桩婚事若成了,谢媒钱肯定少不了。
王家这边已经提前得到消息。
王徽父母都没了,由王家亲族以及顾家老太太操办婚事。
顾家老太太娘家姓王,按辈分是王徽的姑母。
也是知道汪直真实身份的人。
“当初石知府告别宴上,我一看到晏鹤年,就觉得此人合眼缘,该做我侄女婿。”老太太和蔼地说,“如今他中了易经魁,可见我的眼光是对的。”
这是向众人表明,侄女婿是她相中的,跟王徽无关。
不知内情的人,想不到晏鹤年与王徽是旧相识。
王家婶娘好奇地说:“听说这个晏鹤年有半仙的名声,到底是什么样的活神仙?我可真想见一见。”
另一个陪客女眷说:“听闻他还有一个儿子?不知人家儿子是什么态度。”
“这有何难?跟媒人说一声,让他们亲自上门一趟。”老太太微微笑道。
这些人啊,还是不甘心,惦记王徽可能有的东西。
有人希望婚事能成,有人希望婚事成不了。
媒人回来传话,说女方长辈想见一见大晏相公,还要请小晏相公作陪。
都说抬头嫁女、低头取妇,既然女方长辈要求,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晏珣就拉着父亲,穿上秀才的襕衫、头戴方巾,由两个书童打着锡顶的伞,气派十足地出门。
常欢建议:“不如请个篮与?摆上秀才公全套排场。”
“不要,人家以为卖猪呢!”晏珣拒绝。
他只是卖爹的,又不是卖猪的。
没见到晏家父子时,王家长辈疑心这桩婚事有何阴谋,凭什么王徽在他们眼皮底下相中一个外人?
见到晏鹤年和晏珣后,他们明白了……没有什么阴谋,纯粹就是看脸吧!
就连最挑剔的王家婶娘,都得酸溜溜的说一句,长得好真是占便宜。
王锃好大的家业,不知给了王徽多少,都便宜了这个晏半仙。
旁边的大娘眼珠一转,笑着对晏珣说:“你就是今科院试案首吧?还是小三元呢,真是年少有为。你这些年跟父亲相依为命,他若娶新人,你可别不高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