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野心很大的世家
父子双鼎甲的余姚谢氏,格局不同寻常。
谢垔的父亲谢迁是有名的美男子 ,《明史》说“仪观俊伟”;谢迁还是正人君人,有“见色不乱”的典故。
这人设有点眼熟,晏珣很喜欢。
尽管如此,晏珣没有贸然同意这种事,而是说会向皇上请示。
要派思政教师到倭国,也得明年了。
谢垔抛出这个计划,只是从思想高度震慑晏珣。
金银珠宝可以贿赂小人,理想和信念才能跟君子共鸣。
谢垔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观察晏珣,认定此乃君子,不能以金银铜臭羞辱。
晏珣:……
至于从哪里选拔思政教师团,谢垔也有计划。
每一次秋闱,都有不少落第秀才。这些人并非没有真才实学,只是差一点运气。
比如当初名满江南的大才子的徐文长,屡试不第。最后是在晏家科举辅导班的特训之下,才连过乡试、会试。
谢垔恭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徐文长的运气,能请晏大人教导。”
陪着晏珣赴宴的徐枚在一旁连连点头……对对对!我哥最厉害!您老真有见识。
谢家的人有些意外,老太爷对晏珣过度恭敬啊?
往日见到杭州知府,都没有这样奉承。
晏珣谦虚几句,认可谢垔的主意。
让落第老儒出海,必须要让这些人没有后顾之忧。
给倭奴洗脑,思政教师团一定要有“皇明”、“大汉”思想,有充分的爱国热忱。
你看人家贝利拉神父,不远万里到远东传教,对信仰坚贞不二。
官场之上,并不是有志向就行。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能不能坐在一起喝酒,归根结底得看能不能进行利益互换。
晏珣是皇帝的心腹重臣,开明有远见,对于谢家而言,比船引和水泥更有吸引力。
一朝天子一朝臣,华亭徐家那么显赫,却被一个海南走出来的海刚峰刚得焦头烂额。
皇权之下,识时务者为俊杰。
“皇上重启龙江宝船厂,目的是和西洋人争夺海上霸权。我们谢家,愿意捐资造海船、提供船工,只希望能参与远航,看一看更广阔的世界。”谢垔苍老的双目露出亮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昔日倭寇入侵,朝廷兵力不足,鼓励地方乡绅训练乡勇民兵。
谢家招募五百乡勇,在汝仇湖附近百亩地日夜操练,配备刀枪、铳炮等武器。
这种私人武装若放到倭国,好歹也是一方大名。
他说自己只是想出去看一看,鬼才相信。
晏珣似笑非笑地说:“朝廷在修《世宗实录》,我看到有一句,余姚谢氏是汪直、徐海等走私海商的后台,也不知道该不该信。”
“诽谤!诽谤啊!”谢垔夸张地笑了两声,随即切换认真的神色:“我跟汪直的关系,既然连正史都记录在案,我就不狡辩了。不管你信不信,我家当时只是想团结汪直抗倭。”
谢垔解释,朝廷为了抗倭,试过很多种方法。
朱纨提督东南时,对汪直承诺,只要汪直帮着剿灭沿海倭寇,就帮他请封靖海侯。
汪直信以为真,十分卖力地平定了陈思盼等多股烧杀掠夺的海盗。
汪直海上霸主的地位,是一场场海战中打出来的。
在这种背景下,谢氏充当汪直的后台,提供各种人力物力支持。
谢垔叹道:“后来朱纨食言了,汪直很失望。随后朱纨被弹劾革职,激愤服毒自尽。有人说,是我们这些东南大族害死抗倭名将朱纨。《世宗实录》该不会也这么写吧?”
隆庆登基,开始修《世宗实录》,现在还没修完,外界看不到内容。
晏鹤年还是挂名主编之一,晏珣看过已经修好的一部分。
此时,晏珣保持微笑。
关于朱纨之死的这一段,他记得不是很清楚。
恐怕真的是这么阴谋论的。
年轻的谢秉忠目瞪口呆,愤怒地说:“我家跟倭奴有不共戴天之仇,怎么可能害死朱纨?修史的人过分了!”
可恶!可恶啊!
从这一点,又可以看出谢家如今的没落。
两三代人没出大官,朝廷上的事,他们已经有心无力。
谢秉忠只有监生的头衔,跟汪德渊一样,每逢乡试志在参与。非进士出身,永远进不去翰林院。
以前他觉得以自己的家世,功名不重要。现在却觉得,还是有人在朝廷做官比较好。
徐阶做首辅的时候一切还好,如今人走茶凉,整个东南乡绅集团都受到打压。
海瑞战斗力很强,让他们升起重重的危机感。
谢垔镇定地摆摆手:“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谢家对朝廷的忠诚可昭日月,将来自有定论。”
晏珣仍然保持微笑。
改朝换代,谢家依旧对大清朝廷忠诚。
发现晏珣不好忽悠,谢垔轻咳两声:“都是自己人,我不说虚言。汪直的妹妹嫁给令尊,想必那块‘大宋国徽王印’也在令尊手中。汪直最强盛的时候,占据三十六岛,号称有民众十多万。但这样的声势,最终还是被官府诱捕斩首。可见再强大的匪只是匪,做不了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