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永不解封的档案

第三百四十一章 画眉鸟

  赤柴八重藏率领着队伍在列车脱轨之后。

   先是下达了全体下车,跑步进入临城的命令。

   结果就是:不到三分钟,就有巨大的爆炸声传过来。

   连火车也像是风中的落叶一样震荡起来。

   先下车的鬼子遭到了炸弹的袭击。

   安平指挥着五团的重机枪、迫击炮、步兵炮也对着所有的车厢开火。

   突然发生的变故让这些鬼子们措手不及,

   “还击!还击!”这是鬼子的小队长、中队长们在命令。

   “冲出去!”

   ……

   赤柴八重藏联队长当然清楚现在的形势:

   外面有埋伏,鬼子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依凭着列车车厢对外面的进行反击。

   刚刚是列车在行进,那些埋伏在铁路两边的身影混在麦田当中,不那么容易被发现。

   现在不一样了,枪声、炮声暴露了他们的位置。

   在列车上面的鬼子们,站得高,看得清。

   处在它们现在这样的位置上,已经能够看到麦田里面那些士兵的身影。

   平原上的列车终究还是要比平地高上一些,可以方便地看到车厢外面。

   居高临下这是一个打反击的好位置。

   况且这车厢又是铁壁,普通的步枪子弹还无法穿透。

   这又能够让鬼子们避免许多的伤害。

   除了对面用步兵炮一节列车一节列车的轰炸过来。

   赤柴八重藏联队现在实际上占了地利。

   如果能够一直这么坚持着还击,对自己还是有利的。

   但是赤柴八重藏联队长清楚:临城里面的华北方面军最高指挥官寺内寿一它们是没有时间等待自己的了。

   自己指挥着的这三个大队现在最缺少的就是时间。

   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要用最快的时间冲到城西去。

   而不是在这里击溃这支伏击的国军队伍。

   这是刚刚才接到的消息:司令官它们跟着突围的队伍已经冲出城。

   但是身边仅剩下不足三百个鬼子。

   赤柴八重藏联队长立刻做出了选择:

   “第二大队中岛直树大队长马上组织队伍下列车,建立起一条防线。

   第三大队竹中谅太大队延后五分钟下车,全力向临城突击。

   第四大队中井过也大队就在列车上对围攻的国军保持压制。”

   它的命令下达后,刚刚有些慌乱的鬼子们立刻镇定下来。

   按照命令行动。

   它这个大队的第一大队,前些日子已经在泥沟外面被鲁南支队全歼了。

   因此这回它只有三个大队。

   计划很完美,执行起来有些难度。

   这是因为中岛直树大队长指挥着手下的鬼子刚刚下车,又遭到了一轮定向炸弹的轰炸。

   它们连续遭到定向炸弹的袭击,中岛直树大队长总结出来教训:

   每一列列车下面都拥有炸弹,并且这些炸弹还是专门为它们这些鬼子准备的。

   有了这样的认识,中岛直树大队长立刻命令:

   “所有鬼子从先前已经被炸过的那四列车厢下车。”

   果然如此,有些下车的鬼子就再没有被定向炸弹炸了。

   虽然它们还是受到了猛烈的扫射。

   安平团长见到自己布置的陷阱竟然被鬼子识破了。

   立刻下令:“先把那几列车厢轰了!”

   他的命令立刻得到执行:那几列被中岛直树认为可以减少伤亡的列车,在步兵炮的轰炸中,炸出一个又一个的大洞。

   一下子就杜绝了中岛直树大队减少伤亡的打算。

   现在它们不得不冒着下车就被炸的风险。

   安平当然也没有让鬼子们失望。

   每一列列车最先下车的鬼子,都会受到炮火的轰炸。

   中岛直树大队的鬼子们,趟完了第五团为它们布置下的所有雷。

   整个大队减员超过一半。

   它们再也没有能力为整个联队执行开路的任务了。

   见到列车外面的鬼子们不断的地倒下,赤柴八重藏联队长不得不改变战略。

   它命令:“竹中谅太大队立刻下车,协助中岛直树大队建立防线。

   第三大队准备着,随时出发!”

   它已经看出来了:自己这个联队,如果不想在这里纠缠不休。

   只能够脱一层皮才走得掉。

   好几百个鬼子们一下子从列车里面涌出来。

   鬼子的数量比包围它们的第五团士兵还要多。

   见到这么多的鬼子从列车里面涌出来。

   安平团长直拍大腿:刚刚的定向炸弹用得早了些。

   这个时候用多好!

   拍了几下大腿后,安平团长还是命令队伍坚守。

   鬼子这么多,五团是杀不完的了。

   不过这次不妨碍他把情况向林凡报告。

   临城里面的鬼子们,两个大队,加上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卫队。

   它们只在临城县城里面各处留下最少的鬼子,集中所有的力量。

   凑足了一支一千五百多个鬼子队伍,向城西发动了自杀式的进攻。

   它们用肉体为后面的鬼子挡住了子弹,接下了伤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