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皇孙白手起家

第248章 王卓震怒

皇孙白手起家 大千飞雪 2143 2024-11-19 09:55

  王卓又惊又怒,“到底怎么回事?”

   部下低头道:“运送木筏的队伍,经过一处茂林时;近千名昭武军从里面杀出,我等措手不及,且战且退,木筏尽数落入敌手。”

   “周庭呢?他没有派兵护送吗?”王卓眼睛瞪得和铜铃一般大。

   “没有!”

   王卓气愤的同时,也在认真思索当前的处境。

   显然,除了对面,背后也有昭武军,具体人数他尚不清楚。

   至于其目的,大概率是想要阻止齐军救援长沙。

   到底是该继续制作木筏,还是绕过面前的长河?王卓犹豫不决,迟迟无法下定决心。

   “末将猜测,这应该是从岭南北上的昭武军;加上河对面的一部,兵力顶多两、三万人。周将军若多派些人护送,应该没太大问题。”齐军一偏将道。

   王卓沉声道:“不如直接让南昌把木匠送来,就地制作木筏。”

   “南昌位于鄱阳湖畔,城中有很多和造船相关的工坊;在城内制造木筏,更能节省时间。”偏将道。

   王卓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再次派人去南昌催促制造木筏,并再三强调,出城时务必要加派兵力。

   “也不知老将军哪里,现在处境如何?”王卓喃喃自语。

   长沙城得失,关乎齐国生死存亡;王卓压力很大,晚上睡不着觉,恨不得立刻飞到长沙。

   此时,南昌城内。

   周庭听说先前造的木筏,尽数被昭武军焚烧,心中诧异。

   收到王卓军令后,又重新组织人手加紧赶工。

   部下提议和王卓联合,兵分两路,先剿灭城外的昭武军。

   周庭不知怎么想的,婉拒了部下的建议。

   又花了一天的时间,终于造好了大量木筏。

   木筏尚未送出城,昭武军主动杀了过来。

   杨叶秋动用手中所有兵力,在南昌城外列阵。

   昭武军旌旗招展,锣鼓喧天;阵前摆有大量床弩、抛石车、井阑战车等军械。

   他此举极为冒险,此处的昭武军并不比城内的齐军多;且杨智率军在河对岸,也没法和父亲商议。

   “城内的齐军听着,长沙城已被攻破,柳知捷战死在了长沙;要不了多久,二十万昭武军将兵临南昌城下。尔等若铁了心与我大秦为敌,早晚将灰飞烟灭,死无葬身之地!”城下昭武军一壮汉大声道。

   杨叶秋手心里都是汗,他也不知能不能吓到齐军。

   城头的齐军将领,皆知道柳知捷被困长沙一事。

   乍听此言,心中不免有些慌乱。

   只有少数人,认为昭武军是在故意虚张声势,建议立刻出城交战。

   周庭眼中闪过一抹异色,称昭武军在周围必藏有伏兵,没有同意部下建议。

   杨叶秋见城门毫无动静,城墙齐军也未主动发起攻击,猜测城内齐军心生惧意。

   “攻城!”杨叶秋一声令下。

   无数箭矢、碎石,铺天盖地朝齐军砸去,城头士卒准备不足,霎那间,死伤百余人。

   杨叶秋只是发起远处攻击,始终没有派步卒攀爬城墙。

   他的目的不是攻破南昌,而是拖住王卓。

   在攻城的同时,杨叶秋往后方加派斥候。

   齐军肯定会派兵救援南昌,杨叶秋随时准备开溜。

   ..........

   王卓在河边等了一天一夜,迟迟不见木筏送来,南昌城也没传来任何消息。

   王卓心情愈加急躁,派人去南昌查看。

   不久,齐军斥候传来消息,昭武军正在攻打南昌城。

   “有多少人攻城?”

   “约有一万余人。”斥候道。

   “周庭果真是无能之辈!”王卓勃然大怒,“南昌城内有两万多兵力,周庭竟然放任昭武军攻城,此人该杀!”

   上次周庭没有派兵护送,致使木筏被焚烧一空,王卓那时起就对周庭产生不满。

   若不是周庭出自金陵周氏,和中书令周召鹏关系甚好,王卓真想把他替换掉。

   当下时间紧急,王卓拖延不起,只能派兵驱逐南昌城下的昭武军;同时,严令周庭抓紧把木筏送来。

   齐军一口气出动了三万人,再加上城内原有的兵力,局势明显对昭武军不利。

   继续攻城已不可能,杨叶秋果断率军撤离。

   齐军没有追赶昭武军,带上制造好的木筏,匆匆前往河边。

   杨叶秋为拖延该股齐军速度,将昭武军分成多支,一路尾随。

   并不顾一切,从多个方向频繁骚扰齐军。

   此举确实大大减缓齐军速度,但也让昭武军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折损士卒近两千人。

   ........

   王卓等了许久,终于等来大量木筏。

   “立刻渡河!”王卓迫不及待道。

   数万人坐上木筏,从多处渡河;齐军另外抽出两千弓弩手,专门用来掩护齐军渡河。

   杨智早已在对面严阵以待,大量火油罐点燃后,利用小型抛石车,疾速朝河中木筏砸去。

   有些臂力较好的士卒,干脆直接拿起火油罐向齐军奋力扔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