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孙权上位,周瑜布兵
建安五年,四月三十,吴县。
孙策的灵柩返回吴县之后,是孙权带人亲自前去迎接。
在周瑜张昭等人的操持之下,孙权在孙策灵前接受江东文武朝拜,正式定下主臣名分。
与此同时,张昭安排使者火速去往许都,请求朝廷方面敕封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之职。
孙权虽然年仅十八,却颇有雄主之姿。
他也知道江东上下现如今正内忧外患挤在一起,所以刚刚上位之后没多久,就立即召集众人商讨对策。
议事大厅之中,孙权正面色肃然坐在最上首。
下方则是张昭、张纮、周瑜、程普、吕范和太史慈等江东方面的文武重臣。
周瑜此时正开口道:“主公,我江东上下的局势,现如今已经危如累卵!”
“若是稍有不慎,只怕就要万劫不复啊!”
“可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越要保持足够的冷静,切不可惊慌失措,自乱阵脚!”
周瑜跟孙策之间关系极好,依着他的本意,其实更想去扶孙策之子孙绍上位。
可孙策临终之前说的不错,以江东上下如今的局面,孙绍一个还没断奶的孩子,怎么可能镇的住场面?
在大局为重的前提下,周瑜对孙权接任江东之主,倒也能够坦然接受。
所以这几天回到吴郡之后,他和张昭一起忙前忙后,毫无怨言。
好在孙权的表现也不错,通过这几天慢慢接触下来,也成功赢得了周瑜跟张昭的许多好感。
听到周瑜说江东内忧外患,孙权在主位之上沉声道。
“家兄新丧,而本将初临大位,也没有什么带兵迎敌的经验。”
“所以这军中上下的各方事物,都要劳烦诸位多多用心。”
“何为内忧?何为外患?还请公瑾细说之!”
孙权心中很清楚,孙家上下之所以能够崛起,最大的功臣还是自己兄长孙策。
至于自己这边,如果没有周瑜张昭等人倾力辅佐,根本就坐不稳讨虏将军的位置。
所以对很多军政大事,他也愿意放权给周瑜。
周瑜拱手道:“所谓内忧,山越族、吴郡世家、江北李术、包括孙贲孙辅和孙暠等人都算。”
今日议事,吴郡四大家族之人全都没有参加,包括孙辅和孙暠等人也不在。
场中几人,可以说都是孙权手下的心腹重臣了,所以周瑜说话倒也不必忌讳。
孙权正色道:“既知其难,何以破之?”
周瑜开口道:“山越族聚集深山,不缴赋税,不服劳役,此前就已经和我军结下大仇。”
“吕布出兵之后,我军主力被牵制在前,费栈、尤突和潘临等人,肯定会趁机在后方生事!”
“想要对付他们,可以采用剿抚并用之计。一方面派人入山,告诉这些山越之人,只要愿意迁徙出山,我们将军府可以给他们提供土地和粮种,在平原地带安家,与其他百姓无异。”
“可对于那些不愿出山,一心想要反叛之人,可以在山越部落的大山附近多建烽火台,然后再挑选一支精兵,以强将为引,实时监视和防备,绝不能让他们擅自出山扰乱后方!”
孙权慨然道:“诸将之中,谁可以当此任?”
周瑜抱拳道:“凌操将军奋勇,可以去丹阳。韩当将军弓马娴熟,可以去会稽!”
孙权朗声道:“传本将军令,以凌操将军为破贼都尉,率军三千人前去丹阳郡对付费栈。以韩当将军为讨贼都尉,率军三千人前去会稽郡对付潘临!”
尤突这家伙的地盘在豫章郡,江东兵马暂时没办法对付他,所以只能先搁置起来。
周瑜继续道:“庐江太守李术,此人乃是庐江郡本地人士,当初之所以让他出任太守,原本是想要靠他稳定地方。”
“可庐江郡这地方毗邻刘表和曹操的地盘,再加上讨逆将军新丧,李术此人很有可能会趁机反叛。”
“属下以为,主公可以立即调派心腹之人赶赴庐江郡,先把李术这个太守给换掉!”
张昭颇为忧心道:“可庐江郡这地方,李术的各种关系错综复杂。”
“如果我们派人去罢了他的太守之位,万一他引兵反叛却该如何?”
周瑜沉声道:“李术此人有异心,这是明摆着的事情。”
“我们拖得越久,他在庐江郡的根基就会越深。”
“现在动手的话,就算是他想要反叛,庐江郡之中的五千守军,肯定还有一大半会继续支持将军府!”
“所以这件事情万万拖不得,必须要雷厉风行,尽快解决!”
孙权点头道:“公瑾以为,让谁前去替换李术比较可靠?”
周瑜开口道:“子义将军武艺高强,威望卓着,可以让他先暂领庐江郡都尉一职。”
“至于新任庐江郡太守,必须要做事稳妥,手段老道才行。”
“属下建议请张公渡江北上,先去庐江郡稳住局势!”
孙权点头道:“既如此,烦请子纲和子义将军尽快赴任庐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