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大破袭,大缴获
随后的几个小时里,晋中平原上战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
野战3团在安排部队攻克鬼子一处炮兵阵地的同时,也安排部队向另外两处炮兵阵地发起了急袭。
此时,附近的两处鬼子炮兵阵地已经收到了八路军侵袭而来的消息,急急忙忙的组织火炮进行转移。
奈何,冈村宁次专门从关东军调来的重型压制火炮,普遍存在重量过大,机动性不佳的问题,转移起来速度很慢,行进时同样速度很慢,因此尚未转移到安全地带,就被3团的战士们追上。
脱离了炮兵阵地上的工事,这些炮兵和辎重兵们更加的脆弱,根本抵挡不住连战连捷、气势如虹的3团部队,很快就被3团战士们突入其中,尽数消灭了。
同时,3团部队再次缴获了一些受损的重型压制火炮。
不得不说,鬼子炮兵还是很有荣誉感的,眼见装备不保,临死前干脆破坏了一些关键部件。
而后,3团部队开始向周边扩展,抢占关键乡镇,先行占据关键点位,等待着后续的援军。
………………
在野战3团部队攻势如潮时,新一团、772团部队也没有闲着,在两位团长带领下,向着防御空虚的据点、乡镇等发起了攻击。
早在决战失利,部队损失惨重后,筱冢义男就已经发现形势不妙起来。凭借着敏锐的战场直觉,他也立即发现了晋中极度空虚极易被敌人所趁的事实,立即开始了快速收缩,将小乡镇、小据点的兵力向着县城集中,期望集中兵力守住这些关键点位和区域,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刻。
因此,面对空虚的防御,两位团长初期攻势如摧枯拉朽般,迅速占领和“收复”了大片的地区。
此时不是逞强攻打县城的时候,毕竟后续也守不住。他们按照大旅长和张司令的要求,立即下沉乡镇,镇压汉奸劣绅,扫清亲日武装,帮助地下组织扎根晋中。
顺带着,也帮助张司令“占领”缴获加成,收获大笔大笔的物资。
………………
下午2点左右,张云和总部派来的支援部队前后脚来到了前线。
没有来得及歇歇,张云立即召集前线部队指挥官,部署了反攻及破袭事宜。
站在前线指挥室里,张云手里拿着长棍,指着地图说道:“如今战局已经十分明朗。”
“我部凭借着工事优势以及炮火优势,硬生生的挫败了鬼子早上发起的总攻,并歼灭了数万鬼子,取得了极大胜利。”
“如今山区内残余的数万日伪军,不仅面临着弹药不足、物资匮乏的情景,且已经严重失去了锐气,被我们压制在山区工事里动弹不得。”
“不过,虽然我军已经取得极大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鬼子也不是弱兵。如果我军强行发起总攻,直接攻击据守工事的日伪军,那敌我态势就会翻转过来。”
“虽然我相信,哪怕是硬吃,我们应该有把握全歼鬼子的部队,但恐怕也会付出极大的牺牲。”
“如今敌人整体强,而我整体弱,敌人优秀兵员补充快,我军优秀兵员补充慢,不可以这样与鬼子兑子。”
“因此,在反攻鬼子驻防山区部队方面,以火炮袭扰及小规模试探为主,持续释放压力,坚决牵制鬼子部队回防晋中。同时,以总部新派出的5000余人部队,替代野战2团的部分防御区域。”
说到这里,张云对着2团长老胡说道:“这样一来,你们2团就有两到三个步兵营,足够下山参与作战了。你回去之后,立即带着民兵部队,携带着弹药补给,沿着3团打开的通道,向着平原挺进,汇合3团部队。”
在张云的计划中,野战2团下山攻袭作战的目标还是十分明确的,就是继续扩大破袭范围,以便收获更多的“占领”缴获。
后续,等总部新抽调的第二批部队抵达,张云打算安排这些兄弟部队接替野战1团的位置,然后将野战1团从前线中解放出来,而后也要开始对晋中的破袭。
………………
不是张云贪心,非放着大量的鬼子不打,反而去破袭缴获,实在是此次破袭晋中,机会实在是太好了,而缴获物资又实在是太多太香了!
就在过去的几个小时里,新一团、772团和野战3团如脱缰之马般驰骋在晋中平原上,9团部队则是不断破袭在太原北侧广大区域。
4个步兵团,超过1.3万的部队,短短几个小时内已经为张云“占领”缴获了40余个镇子,近500个村子,3处炮兵阵地、2处伤兵营地、4处车站驻地,缴获加成了大概19万吨粮食、价值3.2吨黄金的黄金白银珠宝,以及大量布匹、铜铁、肉食、矿石等等。
另外,还缴获加成了十多门的重型压制火炮,以及现实缴获了近30门。
虽然这些火炮目前有些损毁,但是根据系统调换规则,这些火炮是实实在在的为张云的储备物资回了好大一口血。
而且,根据张云的估计,至少两天之内,鬼子的援军是到不了晋中的,山区鬼子同样难以动弹。
毕竟,鬼子就算从华北平原地区调兵过来,也需要足够的时间整理部队,然后乘车经京张线、同蒲铁路北线达到沂州。
目前太原北部的部分铁路已经被9团部队摧毁,鬼子到达沂州后,还需要步行向太原进发,而后又步行向晋中山区挺进。
怎么看,鬼子援兵两天之内都到不了晋中,这也为独立支队开展大破袭提供了足够的时间。
两天时间,足够独立支队各部队将晋中平原除却大城市以外地地方“占领”一遍了,可以想象缴获收益会有多大。
喜欢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请大家收藏:(kongyunge.net)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