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苒收到战报时,双方已经开战了。
而与此同时,收到命令的符燕升也向榆林发起猛攻。
就在符燕升出兵的前一天,武东明刚刚得知武骥在西安称王,武骥派来的人,要求武家军易帜,全部换成长安军的旗号,武东明勃然大怒,双方正在僵持,符燕升便出兵了。
病床上的武东明有心无力,只能派武驹领兵迎战。
此时的榆林,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那些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老部下们,全都和武东明的情况差不多,不是老迈便是伤病,而新一代大多都是与武骥一起长大的,武氏父子反目,武骥带兵出走西安,这些年轻将领要么当时便跟着武骥走了,要么之后也去西安投奔武骥。
毕竟是亲生父子,哪有死仇?
因此,这些年轻将领的父辈们得知儿子要去西安,不但没有阻拦,反而认为这是迟早的事。
武驹身边也有一群发小,但是这些人多是家中的幼子或者庶子。
这种情况在权贵圈子里很常见,做为继承人培养的嫡长子,他的身边也是一群和他情况差不多的精英,除非他自甘堕落,家里又管不了,否则没有其他兄弟什么事。
在武氏,武骥从小便是做为继承人来培养的,而武驹不是,他好不容易有了立军功的机会,可是初上战场就被俘虏,受过屈辱,差一点连命都没有了。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虽然早已成年,武东明也没有对他寄予厚望。
而武驹身边的朋友,也都是和他差不多的情况,总之,就是一群世人眼中的浪荡子。
武驹是他们当中最有出息的,毕竟上过战场,其他人连战场的边都没沾到。
可想而知,武东明让武驹领兵应战,可是武驹能用的人却寥寥无已,有经验的是老弱病残,年轻力壮的却毫无作战经验。
这一仗,符燕升打了个寂寞!
他开始反思,是不是这阵子鞑子太消停了,给何大当家产生了错觉,以为他太闲了,所以才让他来榆林的?
但是符燕升也因此有了危机感。
他与武东明是同龄人,他从武东明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他的两个儿子没入行伍,两人都是官员考出身,现在全都去做知县了。
符燕升做出决定,有朝一日,他像武东明这样一身伤病,那他便卸甲归田,跟着儿子去任上,种种花,钓钓鱼,抱抱孙子。
就凭他的一身战功,哪怕告老还乡,也会受世人敬重,他的晚年一定多姿多彩。
他能放下,而武东明却放不下,如今躺在病榻上还要忧心忡忡。
想想自己,又想想武东明,符燕升忽然很佩服自己当年的明智,他的儿子们其实都是自幼习武,然而,当年在晋阳,他还是决定让他们弃武从文。
他的妻子死了,他不能再失去儿子。
这场仗只用了三天,榆林城便被炮火轰开,武驹在一群老将军的掩护下,带着武东明逃往西安,符燕升没有追赶,只是按部就班收拢榆林周边各州县。
武驹带着武东明行至甘泉,便遇到了武骥派来榆林的一队人马。
领兵的正是武骥的便宜岳父何江,也就是何淑婷的义父。
何江原本就是武东明面前的红人,否则当年也不会让他驻守西安。
只是后来两家人因为何淑婷的缘故才变得生分。
现在看到形容枯槁的武东明,何江险些以为自己认错了,眼前的武东明,只是一个病弱的老人,哪里还有昔日威风凛凛的影子。
其实武东明也只有四十多岁,但是被伤痛折磨多年,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足足老了二十岁。
“大将军,您怎么变成这样了?”
何江落下泪来。
他对武东明是有感情的,没有武东明,也就没有现在的他。
武东明叹了口气,自嘲道:“老了,不中用了,儿子又不成器,被符燕升打得全无招架之力。”
何江恨恨:“何苒太狠了,连一点情分都不讲,古人诚不欺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武东明摇摇头:“不能全怪何大当家,是犬子太不争气。”
他看向何江的目光饱含深意,如果不是何江,何淑婷也不会那么容易就与武骥勾搭在一起。
若是往常,被武东明用这样的目光注视,何江马上就会跪下表忠心。
可是今天,何江却理直气壮地迎上了武东明的目光,他忽然发现,武东明非但并不可怕,反而有些可怜。
自此,武东明与武驹的榆林军正式并入长安军,而武骥与何大力初战告捷,重整后的长安军气势如虹,何大力军队后退百里。
武东明住进了长安王府,见到了连话都说不清楚的武夫人。
两人相视无言,都在彼此的脸上看到了无奈。
武东明说道:“这样不行,不行啊,武骥是在作死,他以为他打了胜仗便能高枕无忧?错,都错了。
他若是不称王,何苒顶多就是教训一下,现在他称王了,何苒会灭了他,直到斩草除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