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
林间的一处巨大空地里,是一座座木棚,乍看有些像原始部落民族的居住地。
但这里的人,一些身着甲胄,一些身着宋朝服饰,并非原始部落里的民族,而是抗金义军。
其中一个木棚内,是名为王彦的中年宋将和名为傅选的青年人。
傅选曾经是清风寨的义军头目,四个月前带着手上的义军加入了王彦的队伍,也是第一支主动加入王彦的义军,因此成为了王彦的心腹。
傅选此时开口禀道:“启禀将军,前方传回消息,羊角山被攻破,女真大军朝太行山来了。”
羊角山和太行山的两支义军这半年来也有交流,大多时候各自抗金,也有过几次合作,但都未曾考虑过合并。
这当中的原因可能是双方都没有想投靠对方的打算。
在宋军时,韩世忠和王彦都是厢都指挥使,算是平级,各自有了势力之后不合并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此时听闻羊角山被攻破,女真大军朝太行山而来的消息,王彦开口问道:“有没有韩将军的消息?”
傅选回答:“没有。”
王彦又问:“派往后方的人,还未回来复命?”
傅选又答:“没有。”
前些天,王彦就派人去往后方,也就是黄河以南。
只为联系上宗颖,向宗颖说明他们的情况。让宗颖知道,若是大军此时过河收复失地,他王彦将会率领手上的义军协助。
虽然如今自己是这五万义军的统领,但王彦从未忘记自己是一名宋将。
对于手上的这五万人,王彦也时常跟他们说他们不只是义军,还是大宋的抗金队伍。
有朝一日,将会归为大宋的军队。
“将这消息传下去,让所有人做好抵御金军的准备,”
王彦缓缓开口吩咐。
傅选开口应下:“末将领命。”
黄河以南。
滑州,白马城。
这里是宋军主力的所在之地。
一间堂屋内,是宗颖一人独自徘徊。
大宋如今的局面,似乎已经到了最差的时候。
作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他,此时不只是忧虑金军打过黄河,还忧虑叶贼的趁机作乱。
而且宗颖隐隐感觉,沉寂了五年的叶贼,就要有动作了。
如果真有那一天,他能做的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
他也时常思索现在的局面是怎么造成的,为此他很是愤怒,愤怒杜充的投敌叛国。
如果没有杜充的贪功冒进,如果没有杜充的投敌叛国。
他或许已经打败了女真西路军,活捉了完颜希尹。
如果是这样,局面不会是如今这副样子,黄河以北不会丢得这么彻底,这么莫名其妙。
最关键的是,如果他们击退了金军,就能全心全意去对付可能作乱的叶贼。
并不是像现在这样,瞻前顾后,局势困难。
“启禀宗帅,发现三名可疑之人,自称是黄河以北的义军,奉王彦将军之命前来,说是要见您。”
堂屋外,传来了一道声音。
闻言,堂屋内的宗颖停止了徘徊,同时皱起了眉头。
黄河以北,韩世忠和王彦的事他是听说了的,为此,还想着率大军过河与义军一起收复失地。
“带他们三人进来。”
宗颖语落,两名宋卒的看护下,一名青年宋将将三名百姓模样的青年带了进来。
走近,三名青年齐齐拱手问候:“属下参见宗帅。”
宗颖打量了三人一眼,然后问道:“你们是王彦的人?”
“是。”为首的青年回道,“王将军让我们前来,给宗帅带话。”
“什么话?”
“王将军请求宗帅派大军过河,收复失地,届时,王将军也会协助大军。”
“你们现在有多少人?”
“五万。”青年回答。
宗颖思忖了良久,然后说道:“回去告诉王彦,大军将会过河,收复失地,只是还不是现在,让他先撑住,等待本帅的命令。”
“属下领命。”
青年大喜回道,无论如何,他得到了宗颖想过河收复失地的想法。
宗颖也确实有这样的想法,当初退守黄河是为了巩固防线。
如今黄河边上的防线已经算得上牢固,想的自然就是过河收复失地。
有义军的协助,自然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宗颖不愿错过这个机会。
没有立即下达命令过河,也只是因为还没有向宋徽宗请命。
毕竟这样的事太大,他虽然是这天下兵马大元帅,但没有天子的旨意,他还是不能率领大军过河。
乾地,大江之上,三百零八艘战船像一头头巨兽般顺江水东流而去。
每一艘战船上,都立着一面迎风飘扬的大旗。
旗帜大部分都是黑色,中间绣着一个金黄色的大字,“乾”。
沉寂了五年的大乾,选择在这永平六年的秋日,东征了。
当中一艘大船上,一身黑色甲胄的叶凡立于船头,感受这夹杂着江水寒意的秋风,一时间有些思绪万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