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第740章 登陆东京湾

  大宋帝国的一把刀顶在日本本州岛的屁股上,出云、伯耆、备后、备中几个藩属国尽归大宋帝国。

   这样一来,大宋帝国已经将本州岛关西地区一分为二,备中以西地区的藩属国军队,已经无法支援关中地区的作战,况且,随着尹绛的玄鸟军团全军登陆集结完毕,赵构命令他们,自东向西,横扫石见、安义、长门、周防四国,和韩彦朴的第一军东西夹击,完成对日本西南地区的占领。

   命令第二舰队出动,在日本岛东南海域警戒,所有出海渔船、水师,全部击沉,切断日本岛南北联系。

   赵构率领前卫团、两营一卫,从备前国开始,一路向东横扫,杀向京都府。

   征夷大将军、平氏家族家主平忠盛投降大宋帝国的消息,迅速传到了京都摄关府。

   据说鸟羽上皇异常愤怒,下令要解除右近卫大将平谷川的前卫将一职,还是被藤原忠通劝阻了,这个鸟羽上皇,本事不大,但脾气实在是不好。平谷川统帅十五万大军布防第一线,你这个时候不去安抚,反而降罪,这不是要活生生将平谷川推到平忠盛的道路上吗?

   虽然藤原忠通不知道平忠盛为什么要投降大宋,但平忠盛作为平氏家主,如何不知平谷川现在正在前线统兵,所以,藤原忠通给平谷川的命令,就是用战功来洗刷平氏的耻辱。并建议天皇陛下下旨,敕封平谷川为平氏家新一任家主、平氏平刀流威武堂堂主。

   堂主相当于平氏武士集团的宗主,而平刀流流主只不过是一任流主而已,相当于名誉长老,而堂主,则是实权宗主。就像藤原忠通,就是藤原北家御堂流堂主。

   平谷川是被逼到一条绝路上,唯有死战,才能证明自己。

   但是,据探子来报,大宋帝国的水师已经出现在外海出现,目标正是自己把守的区域,已经知道大宋水师火炮的厉害,平谷川随后将防线后撤二十里,在江户川东岸列阵,紧守关中平原门户下总台。

   平谷川率领的十五万大军,分驻下总台三个地方,他的左军在下总台的左翼的房总半岛,右军驻扎在武藏野,前军在下总台九十九里平野,这是关东平原的东大门,自己率领中军和后军堵住关东平原的大门江户川两翼。

   左近卫大将讨逆大将军源田盛的十五万大军,在关东山地和越后山的峡谷驻军,卡死由关东平原进入关西的道路,这里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源田盛素以坚韧着称,其防御能力首屈一指,藤原忠通可算是人尽其才。

   藤原忠通对自己的排兵布阵还是满意的,充分利用里地形部署兵力,对京都府的防御,让藤原弘毅担任左卫军大将,这是藤原家族的老军务,稳重、缜密,军纪严明但又对部下多有宽宥奖赏,在军中威信极高,让他担任京都卫,最合适不过。

   右大臣源兆兴,带领十万人马,驻守丹波高原,居高临下,是京都府的后盾。

   只是,这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大宋帝国登陆东京湾,自己就可以形成三面包围之势,让宋军有来无回。

   但赵构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消灭日本最精锐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占领平安京。

   六十万的武士军队,已经是当时日本能够集结的最多的军事力量,如果加上一些领主手下临时武装起来的农民,最多一百万。

   自己带领的是三十万的精锐,还有十万预备军,兵力足够。

   赵构对日本的战略思想就是速战速决,一战打残,让他起码一百年不敢再生任何反抗的念头。

   关东平原适合大兵团作战,这个地方,将来就是整个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赵构既然知道历史,自然要抢占历史高度。

   真正意义上的决战,还是关东平原。赵构想毕其功于一役就要将敌人的大部分兵力放在预设战场,所以,无论是韩彦朴的西进,还是自己的掏后路,都是在为徐庆的大军做战略掩护。

   所以,这两支偏师不急不缓,先建立前进基地再说。

   赵构不急,藤原忠通急。

   大宋水师已经通过蒲贺水道进入东京湾,硕大的海船让沿岸的日本军民感到无比震撼,驻守在房总半岛的平谷川的左军一个部将没有忍住心中的怒火,不能容忍敌国的舰队就这样大摇大摆进入自家后花园,还在距离自己不到一千米的地方,露出黑洞洞的炮口威胁自己。遂命令驻军升起战斗旗帜,吹响号角,准备接敌。

   但这番举动明显激怒了大宋水师,两艘护卫舰横过来,一轮炮火过来,将这名部将连带属下五百多人,和一段石墙,轰成了碎渣渣。

   威慑,赤裸裸地威慑,但效果出奇地好。

   一直到东京湾浅滩,都没有在碰到不开眼的。平谷川下令收缩防守,知道宋军水师火炮厉害,索性让出海滩,只等大宋军队上岸,进入平野,就是他平谷川十五万大军的用武之地。

   但徐庆虚晃一枪,根本没有理会平谷川的主力,而是调转炮口,先是掩护庞化饕餮军团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和工兵团在安房登陆,先将房总半岛的最南端拿下,建立了前进基地,然后并没有趁机北上,而是在安房率先构建军港,一船一船的物资运输上岸,很快,安房军港就已经初具规模,徐庆的前敌总指挥司令部开始告诉运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