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为什么世界如此
这一日稍晚些时候,艾娃突然就让阿尔佳去附近订下一间餐厅。这件事没有任何预兆,艾娃也没有解释原因。
很快,厨师们带着家伙,扛着食材,赶来艾娃的厨房开始工作。
晚上八点,众人在大厅中架起长桌,点上蜡烛,开始烛光晚宴,席间艾娃取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红酒,除了赫斯塔,所有人都尝了一些。
“真的不要来一些吗?”阿尔佳靠近赫斯塔,“不知道艾娃今天是怎么了突然就心血来潮……错过了今天,你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喝到它了!”
“喝不惯。”赫斯塔笑着摇头,“而且我沾酒就醉,算了。”
“……好吧,好吧,哎。”
柔和的灯火下,女人们的杯子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
像上次夜读会一样,大家在餐桌上聊了许多有趣的话题,关于过去,关于未来,关于每个人的故乡和野心。艾娃仍像上次一样妙语连珠,赫斯塔的眼睛依旧有些红肿,她不愿旁人的目光落到自己这里,只是沉默聆听。
晚餐结束时,赫斯塔觉得自己已经疲惫到了极致,她迫切需要回地下室小憩一会儿,毕竟后半夜她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然而在下楼之前,艾娃喊住了她。
赫斯塔跟着艾娃,又一次来到玻璃房子,茶几上仍放着下午艾娃看过的书,艾娃拾起书,递给了她,“送给你,简。”
赫斯塔接过,书很薄,很旧,淡灰色的封面上印着黑色的书名:《起源》。
“……这是讲什么的?”赫斯塔问。
“你看过就知道了。”艾娃低声道。
赫斯塔带着书回到地下室,她拧开台灯,这才发现这本书的封面应该是后来被装订上去的。
在扉页「起源」两个字下面,是艾娃的笔迹: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赫斯塔望着这行字。
这是这本书的全名吗?还是艾娃对全书的概括?赫斯塔暂时不得而知。她翻开书页,草草浏览了一遍目录,发现上面有许多闻所未闻的地名与民族,同时,这本书的目录里虽然有两段序言与第一章,但实际的正文部分却是从第二章开始的——它不太完整。
赫斯塔勉强读了一页半,如坠五里云中,于是她很开把书合上,搁去了案头。这本《起源》令她兴致缺缺,她暂时没有读下去的打算。
囚室外的空地传来其他人走动的声音。
赫斯塔瘫坐在椅子上,方才席间的一点困意已经一扫而空,尽管她仍旧觉得很累,很疲惫,可整个人却清醒得不能再清醒,一些思绪在她脑海中奔涌,令她无心睡眠。
在囚室的书桌前,赫斯塔又一次俯身。她铺开一张稿纸并小心地为钢笔重灌墨水,在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以后,她在纸上写下一行字。
「亲爱的莉兹:」
这个可爱的名字刚刚落在纸上,赫斯塔就感到一阵鼻酸。她握着钢笔的手不自觉地用力,可笔尖仍在颤抖。
赫斯塔不得不深吸了一口气,停下了书写。
眼泪像夏日的雨水畅快落下,它们打湿了信纸,晕开未干的字迹,赫斯塔仰头望了一会儿天花板,然后又扑在桌上,把脸埋进了自己的臂弯。
片刻之后,她直起身重新拿了一张纸,皱着眉头继续写了下去。
亲爱的莉兹:
这又是一封寄不出的信,因为我实在不知道你的地址。
这一个多月,你过得还好吗?第三区的天气越来越冷了,也许很快就会下雪,雪一下,冬天就到了……我想这会是一个让我永生难忘的冬天。
今晚,我和许多人围坐在艾娃的客厅里聊天,大家忽然聊起了故乡。有人问我的故乡在哪里,我答不上来。按照她们的定义,故乡不仅应当是一个人出生、成长之所,它还应当是一个让人心心念念、倍加珍惜的地方,因为一个人的故乡在哪里,她的根就在哪里。
我好像从来没有这种地方。
于是我问艾娃,世界上有没有人生来就没有故乡,艾娃说有,而且多的是。
另一个姑娘很惊奇,说人怎么会没有故乡?一个漂泊的人也许会过上辗转多地的生活,但她总会有那么一两个想要回归的地方。
那时我认真地回想了一会儿,短鸣巷,圣安妮修道院,预备役基地……我想它们中的每一个地方都在我的身上留下了一些烙印,但要说我的根扎在它们当中的某个地方……我觉得没有。
后面艾娃说,如果把人比作是一颗种子,有些人是幸运的,因为她们在哪里出生,就在哪里生长;另一些人会坎坷一些,她们固然也是种子,但却迟迟找不到适合她们的土壤。
她们之中的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只能被压在漆黑的地下。土地能够提供给她们的养分如此贫瘠,强行吐芽只会使她们过早地耗竭,然后过早地凋零。这些人,生来就没有故乡。
不知道为什么,当听到艾娃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你,又想到了我自己。那一瞬间,我发觉我其实是有故乡的,我的故乡,就在你曾向我描述过的阿斯基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