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英雄气短偏憔瘦
老乔家来的两个客人,男的叫石安,女的叫张晓娟,是两口子。
石安比乔明信大几岁,当年俩人一起被派往毛子留学,算是同窗多年。
张晓娟和石安结婚后,认识了乔明信。感觉人不错,就介绍给了好朋友许桂芸。
也就是说,石家两口子不但是乔明信和许桂芸的同学和朋友,还是介绍人。
当年老乔还没出事呢,性格执拗眼里不容沙子的石安,就先一步倒霉了。
乔明信回来后费了不少力气才打听到,一家人在豫北“改造”。
虽然知道了下落,但最多给寄点钱和粮票接济一下。想拉一把,千难万难。
因为,当年石安被满口胡话歪理的“审查人员”气急眼了,破口大骂了一些犯忌讳的话。
没挨枪子,都算他命大。
至于为什么能活命,乔明信猜测,当年有可能是老黎同志暗戳戳的出手了,最低也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为什么猜测是老黎同志?
因为老黎同志当初是电工部部长,石安是他的老部下。当年就是老黎同志推荐,石安才被选中派去去毛子留学。
为什么是“暗戳戳”呢?
因为那时候老黎也受到了冲击,属于一边经历风吹雨打,一边坚持工作。
所以,乔明信说是让曲卓找机会在老黎那求个人情,实际上压根没有指望他有那么的大面子。
仅仅是提醒一下老黎同志:“你还有一个爱将在豫北被埋没呢!”
没办法,越大的领导脑子里装着的人和事就越多。
如果没人提起,一个看不见听不到,多年没有音讯的老部下,恐怕要等到猴年马月,才会因为某个偶然的契机被猛然记起。
曲卓的听力确实提高了不少,但视线不会拐弯儿。
他不知道,当时对姜秘书说出“石安”这个名字时,走廊里的老黎同志满脸懊恼之色的拍了下脑袋。
心里就一个想法:“怎么把小石头给忘了!”
忘了拉扯“小石头”了?
不是!
是老黎同志这段时间一直在权衡合适的人,接手四十八所的谠工作。
至于原因,跟曲卓还有点关系。
如今大浪潮已经结束了,但就是有那么一小撮人,脑子硬转不过个儿。
还像过去的那些年一样,对于工作的认知只有四个字——开会和学习!
平时大会小会不断,但凡上面有什么新的精神,第一时间必然是组织学习讨论。
四十八所是科研单位,眼下任务那么重,整天开会学习的,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可不论是谁,也不能说开会学习是错的。
只能提醒“他”要注意时间安排,不能耽误重点工作和任务。
“人家”嘴上虚心接受,但也仅仅是嘴上虚心接受……
按说这种货,应该秒秒钟换了他。但是眼下这个时间节点,依旧要以稳定为大前提。
没有过得硬的理由,随便动上个时代遗留下来的,没有明显问题的人物,很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猜测和不安。
就让人很头疼!
直到曲卓一通电话,让事情有了转机。
安全保密工作,是归“谠”分管的。
于是,一根莫名其妙冒出来的小辫子,顺理成章的被老黎同志握在手中……
如今,四十八所那边举一反三深挖细掘的调查工作正在如火如荼。不查不要紧,大大小小的问题翻出来一堆。
虽然问题到底有多严重,最后该如何定性还没有最终的结果。但“谠”负责人要承担主导责任是没跑的,处分调离的结局也已经注定了。
老黎同志正物色不到合适的接班人手呢,曲卓就在他面前提起了级别、资历都很合适的石安。
关键石安是学通信的,属于搞技术出身,后来转做“谠”务工作。虽然他如今的知识结构已经落后了,但肯定不能算是门外汉。
到了四十八所,比较容易被接受和认可。也不容易做出外行影响内行的事。
石安不知道老领导为什么会忽然想起来他,但在考察人员找到他之前,收到了老乔的一封信。
信里叮嘱他,核查人员上门的时候,不要有任何不满和抱怨。另外,还给张晓娟也安排了任务。
两口子因为这封信,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最终,女人的泪水和哭诉,击溃了石安的坚持……
核查人员上门那天,执拗的顽石沉默不语。
张晓娟哭着道出“真相”……当年那些犯忌讳的话,是别人设的套儿。
老石心眼实、嘴笨、还犟,被人家泼了脏水也不知道辩解。脾气一上来,还认了……”
时过境迁,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已经很难考证了。而张晓娟的哭诉,完全符合那个年代部分人的做法,以及石安的性格。
于是,核查结束后过了大概半个月,石安两口子回来了。
但很可惜,跟他们一起去豫北的小儿子, 74年先是中暑,又淋了场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小病拖成大病,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十七岁……
喜欢1976步步生莲请大家收藏:(kongyunge.net)1976步步生莲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