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论功行赏之后,程咬金站起身来,脸上满是欣喜之色:“娘娘陛下!老臣认为此次大胜意义非凡,其中房驸马所采用的战术更是值得我大唐深入研究和学习啊。”
程咬金的心中暗自得意,他看着儿子程处默这次在战场上表现出的出色才能,但深知直接夸赞自己的儿子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非议。
于是,他巧妙地转移了话题,将赞誉转向了房俊,因为众人都清楚,程处默一直跟随着房俊,从房俊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这样的称赞方式既夸奖了房俊,又间接夸赞了自己的儿子,而且毫无不妥之处。
众人听到程咬金的话,都心领神会,知道他的真实意图,但却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这种吹嘘方式确实高明,可以说是吹牛的至高境界。吹牛不仅需要口才,更需要一定的情商和策略,否则很容易就会被识破。
长孙皇后坐在一旁,神色自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她看着程咬金,又转向房俊,带着几分期许与好奇问道:“程将军所言甚是,然而战术战法往往是家族传承。房二,不知你对此有何见解呢?”
长孙皇后的目光落在房俊身上,让房俊微微一愣。他心中不禁暗自思忖,这个问题竟然直接指向了自己,这其中的含义似乎有些微妙。
自古以来,兵法都被视为家族传承之物,即使有幸流传到市面上,其传授条件也是极为苛刻的。市面上的兵法虽然繁多,但其中很多都缺失了关键篇章,而且很多核心的内容都只允许特定的人士阅览。
房俊深吸一口气,沉思片刻后回答道:“娘娘陛下,微臣认为,如今世上的兵书已然足够繁多,但真正能够流传千古、造福后世的兵书却并不多。这十六个字虽然珍贵,但若是公之于世,恐怕会引来不必要的纷争和误解。因此,微臣认为还是保持其神秘性,只在特定的人群中流传为好。”
房俊的话让长孙皇后点了点头,她明白房俊的担忧。兵书确实不同于其他事物,它关乎国家的安危和种族的存亡。若是随意传播,很可能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长孙皇后对房俊的回答表示赞赏,同时也更加看重了他在兵法方面的造诣和眼光。
而且,兵书一旦传播出去,未必会带来好的结果。此时此刻,倭奴国仍派遣着遣唐使前来大唐学习。这些家伙一贯擅长模仿大唐的文化知识,一旦学有所成,便会毫不犹豫地反噬自己的恩师。
程咬金和秦琼听闻此言,不禁微微一愣,脸上露出些许疑惑之色。身为武将,他们向来热衷于撰写兵书,就像李靖那样,期望通过此举名垂青史。
然而,如果自身没有出色的接班人,那么编写兵书无疑成为了他们钟爱的方式之一。
"房驸马,难道你是想藏私这宝贵的兵法吗?"程咬金皱起眉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
程妖精脸上流露出一丝忧虑之色,如果房俊有意隐瞒自己的学识,那也罢了,毕竟这是人家的家事,但若是涉及到国家大事,那就非同小可了。
然而,房俊却轻轻摇了摇头,目光投向了程咬金,轻声问道:“程叔父,侄儿有个问题想要请教您一下。”
程咬金微微颔首,表示同意,豪爽地说道:“尽管问吧!只要是我所知晓的,绝不会有丝毫保留。”
“程叔父,请问六百年前的倭奴国与我国相比,差距究竟有多大呢?”房俊嘴角微扬,似乎早已料到对方的反应。
他深知,这个问题或许旁人并不清楚答案,但对于身为官宦世家出身的程咬金来说,绝对不会陌生。
不出所料,程咬金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凝视着房俊。
须臾,他缓缓开口道:“贤侄啊,六百年前的倭奴国尚未开化,简直就是一群未开化的蛮族,他们过着原始的、茹毛饮血的生活。”
房俊轻点下头,表示认同,接着追问道:“那么如今的倭奴国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程咬金一愣,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地望着房俊,仿佛在努力理解他话中的深意。“你的意思是……”他的声音带着几分迟疑和困惑。
房俊轻笑一声“程叔父,这里面发生了什么?或者说还在发生什么?”
众所周知,倭奴国之所以能够崛起,原因就在于它吸收了汉文化。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作为支撑,如果没有文化底蕴做铺垫,那么所谓的发展不过是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罢了。
“倭奴国正在汲取我们的文化精髓,并借此不断壮大自身实力。程叔父啊,如今各国皆派遣使者前来唐朝,他们派人到国子监求学,想必您也清楚,这些人究竟想学些什么吧?”
程咬金的脸色变得有些凝重,流露出一丝惊惧之色。
房俊紧接着说道:“十六字方针并非最适合汉人使用,反而更像是专门针对游牧民族而制定的战略策略,甚至可以说是对与游牧民族作战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倘若这些宝贵的经验被那些外族人所掌握,程叔父,您认为我大唐是否还有足够的把握战胜那些蛮子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