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贪污腐败你有那机会吗
“不会吧,水利局不是也挺可以的?”周彤有点不相信,瞪着两颗又黑又深的双眼问道。
“算是比较有钱,但跟你们这些执法部门没法比。”水利局也有执法权,但只针对破坏河堤和水资源保护这方面,跟工商肯定没法比。
有钱是因为有上级下达资金,每年的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大概只有交通局能比,但那个一般工员是分润不了的,只有几个领导才能吃到这个肥肉。
“我们也没啥了,就是过年收个礼什么的。”周彤晃了晃头,似乎有点羞愧。
“我连礼都没见过长什么样呢。”杨辰苦笑着说道。
他也知道,水利局肯定跟工商局没法比,强力的执法部门,普通的小职员也有好处拿,但对于不强力的部门来说,中层领导都不一定有好处拿,像王争明这样的实权科长,也就是能混个吃喝收个礼品,连受贿都算不上。
经常有人说只要是当官的就是贪污腐败分子,隔一个枪毙都有漏网的,实际现实中并没那么严重,特别是把所有的公职人员都说成当官的,那就是夸张了。
不管什么制度,腐败是从下向上聚集的,越往上越严重,但并不是说下面的人就不贪污不腐败,而是没有机会。
在贪、不想贪、不敢贪和没机会贪这四种情况中,大多数人都处在没机会贪的位置,当然了,从单位拿点笔纸也叫贪的话,那天下就没有不贪之人了。
在以前,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喜欢给民众灌输青天情节,让民众有期盼有指望,其实完美的清官,每朝每代能出一个就算是政治清明了,实际上达到口口相传的也就包拯和海瑞两个。
但这两位,包拯并不是清官,只是刚直不阿,敢于跟黑势力做斗争,而海瑞更像是有道德洁癖。
大多数的名臣和能臣都不是清官,特别是那些治世能臣,象周公、萧何、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清官。
即使是被称为古往今来第一贪的和珅,实际上也不是只会贪污,反而算得上一个能臣。
以较高的道德标准,甚至说用“圣人”的标准来要求官员,本身就是一种苛求,这个世界上不可能这么多都具有这么高道德情操的人。
有人说当官就该怎么清正廉明,但官员也是人,是人都有私心杂念,有欲望,封建社会已经充分证明,仅靠道德约束是不可能消灭贪污和腐败的。
真正对贪污腐败有效的,除了严格且周密的规章制度,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之下,还要有严格的监督制度和纠错机制,同时适当高薪,让官员衡量之下不值得犯错。
比如一个官员过手的资金上亿元,却一分不取,只领几千块钱的工资,即使他不愿意去贪,别人也会千方百计拉他下水。
实际生活中是高级点官员不需要工资去养家糊口,买双袜子都能报销,请吃饭的人能排到年底,而普通职工领着只能养家糊口的工资,上行下效,谁想不贪。
无非是没有机会而已,不管是贪污、腐败、还是受贿的机会。
这三者有着明显的区别,贪污是将公众的钱放入个人腰包,这个只有经手钱的人才有机会,同时贪污对对制度的破坏和对社会的危害是最大的,惩罚也是最严重的。
随着制度的完善和反腐能力的提升,直接贪污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了,你都接触不到钱,咋贪污钱。
腐败是用公众的钱进行个人享受,比如说公款吃喝、宴请、旅游、购物、享受,这种行为覆盖面相对较大,同时也较为隐蔽,属于贪污的变种。
很多官员就是抱着这种想法,我只要不把钱放进个人口袋,就不算犯错,一直到“八个规定”的出炉,这种情况才有了改善。
部分腐败能受益到底层,受贿同样也是,但受贿是能够装入腰包的,这个执法部门中非常常见。
受贿隐蔽,而且一般来说属于你情我愿的行为,没有人揭发,就不容易被发现。
当事人再注意伪装的话,你看他天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天天吃面条,能想到他受贿上亿。
对于强力执法部门或者说能卡脖子的权力部门来说,受贿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即使是普通干部,也能够分润一二,管辖业务范围内的,逢年过节那个不得表示表示,家里要有个红白喜事,管辖范围的肯定要过来上礼。
但对于没有执法权或执法权很弱的部门来说,那受贿的机会非常少,即使有,也是内部的受贿,下级往上级行贿。
但不管那种,依然是只有金字塔最顶端的人,受贿和腐败的机会才更大。
水利局就是个工程建设上一般的业务科室能有啥机会,杨辰这样的新手更没机会。
所以只能自力更生,想办法赚钱。
“我其实也不想收的,但不收的话人家不放心,觉得不踏实,而且不收同事也很有意见。”周彤有点委屈地解释了一下。
“我知道,说好了这叫和光同尘,说不好就是同流合污,但社会就这样,没办法。”杨辰很能理解,他又不是有道德洁癖那种人。
如果有人向他行贿,他很怀疑自己会不会拒绝,可惜没有人给他行贿。
“你摆这个小摊能赚几个钱,其实你想要赚钱的话,我可以给你介绍个生意。”周彤的眼神充满了主动,这种主动不仅来源于性格,更来源于自信。
“什么生意?”杨辰好奇地问,从日常表现上来看,周彤的家庭条件一定不错,但要说做生意指点自己,杨辰有点不信。
“我家有个砖瓦窑,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周彤饶有兴趣地看着杨辰。
杨辰有这么深厚的背景,不安安生生地上班竟然跑出来摆摊赚钱, 这才是她对杨辰感兴趣的根本。
在她看来,女孩子才该找个单位按部就班地上着班,然后操持家务生儿育女,男人就该出去闯荡赚钱,就像自己的父母那样。
从小生意做起没问题,父亲就是从一座砖瓦窑开始起家的,烧砖需要买煤,后来又囤煤,然后发现囤煤比烧砖赚钱,最后自己拉煤开起了煤场。
即使是现在生意越做越大,煤场都开了三个了,也没有放弃起家的砖瓦窑,只是越来越忙了,疏于管理,去年年底出事故死了一名工人,父亲才起了出手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