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极致武道:从太极拳开始

第15章 五门太极拳

  次日,清晨,林渊从睡梦中苏醒。

   在药浴和药酒的双重作用下,他的身体再次恢复正常的状态。

   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系统面板。

   【姓名:林渊】

   【寿命:25/60】

   【力量:7.5】

   【速度:9.5】

   【灵敏:10】

   【耐力:10】

   【柔韧:9】

   【武学:《杨氏太极拳》(蓝;精通),《吴式太极拳》(蓝;入门)】

   【属性点:5】

   看着属性点一栏,显示5,林渊一阵兴奋,这应该是他拥有系统以来,属性点最富裕的时候。

   “要怎么分配呢?”林渊思索起来。

   这个5点属性点,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要不先把其他几门太极拳学会,然后提升至入门?”

   这样的话,最后还能剩下2点属性点,可以将《吴式太极拳》提升至精通。

   “要么就是先提升一门,把全部都用在《杨式太极拳》上。”

   细细权衡后,林渊还是选择了前一种方案,先把全部太极拳提升至入门。

   这样对他来说的性价比是最高的。

   有了抉择后,林渊穿好衣服,下楼来到院子里。

   用平板打开吴紫涵发给他的那几门太极拳教学的压缩包。

   每一个文件里面,除了视频之外,还有对应的拳法口诀,其中以《陈氏太极拳》最为复杂。

   细细浏览完好几遍后,林渊便一门一门跟着演练起来。

   《武氏太极拳》重视身法和步法,身法严谨,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密。

   《孙氏太极拳》动作灵敏,攻守灵活,进退相随。

   孙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先学形意拳,后学八卦掌,最后结合百家之长,创立《孙氏太极拳》,故而,这门太极拳有比较明显的形意拳和八卦掌的影子。

   《陈氏太极拳》的拳架最为复杂,但也是最得太极三昧。招式大开大合,气势磅礴,攻守兼备,虚实并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给人一种“临深渊履薄冰而气定神闲,激水中流而心中有大荒”之感。

   太极拳法,虽然各家各派侧重点不同,究其原理,本就是相通的。

   林渊现在已经有不错的太极拳功底了,所以学起来也不会像第一次那样笨拙。

   很快,系统面板便有了显示。

   【姓名:林渊】

   【寿命:25/60】

   【力量:7.5】

   【速度:9.5】

   【灵敏:10】

   【耐力:10】

   【柔韧:9】

   【武学:《杨氏太极拳》(蓝;精通),《吴式太极拳》(蓝;入门),《陈氏太极拳》(蓝;未入门),《武氏太极拳》(蓝;未入门),《孙氏太极拳》(蓝;未入门),《混元桩》(紫;未入门)】

   【属性点:5】

   “咦,怎么多了个《混元桩》?”林渊惊讶道。

   《混元桩》又名《太极桩》,学太极拳基本上都绕不开这个桩功。

   这个桩功在每家太极拳里面都有,但都融入到拳架当中,并没有单独罗列出来。

   “难道是系统检测到五门太极拳里面,都存在一些混元桩的修行,于是拼凑出一门完整的《混元桩》修行方式?”

   除此之外,林渊再也想不到其他别的解释。

   桩功,在传统武术领域当中,毫无疑问,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未习打,先练桩!

   如果说要从所有武术基本功里面,选出一样最重要的,无疑就是桩功。

   一阴一阳谓之道,桩功之要,就在于把握阴阳。

   阴是人体之外形,阳是神意统领内气。

   站桩时,外部形体保持“独立不改”,内部神意统领内气,使得内气在周身行而不殆。

   《混元桩》的出现,对于林渊来说,无疑是一个意外之喜。

   虽说只是紫级武学,但这桩功可谓是和太极拳相辅相成,有了它,他的太极拳的威力起码能多增上三分。

   “系统,加点!”林渊在心中默念。

   他分别将属性点加在了新出现的四门武学里面。

   【姓名:林渊】

   【寿命:25/60】

   【力量:10】

   【速度:11】

   【灵敏:13】

   【耐力:14】

   【柔韧:12】

   【武学:《杨氏太极拳》(蓝;精通),《吴式太极拳》(蓝;入门),《陈氏太极拳》(蓝;入门),《武氏太极拳》(蓝;入门),《孙氏太极拳》(蓝;入门),《混元桩》(紫;入门)】

   【属性点:1.5】

   这一瞬间,林渊能够很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身体素质在变强。

   系统不愧是系统,提升起来那叫一个霸道!

   三门新学会的太极拳,对身体各项指标增加的数额都是一样的。

   力量和速度加0.5,其他三项各加1。

   不过《混元桩》倒是不一样,它只增加了力量和耐力,各加了1。

   另外的话,这种紫级武学的提升,耗费的属性点只是蓝级武学的一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