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除夕
爆竹催晓,惊梦何人恼。懒起斜晖觉自早,墙外顽童逐闹。
轩窗闲看新春,东风又换年轮,仙阙飞琼寄梦,今宵烟火佳人。
——《清平乐·新年》
今日是除夕,一年当中的最后一天。
院子里,摆放着一张方桌,桌上摆放着一张张红纸,红纸旁,是一巴掌大的方形砚台。
此际,林渊家的院子内,好不热闹。
多是一些乡里乡亲聚集在此,也有一些顽童在院内嬉戏。
这些乡邻之所以在此,只为一件事。
那就是委托林渊帮忙写春联。
外面虽有得卖,但卖的,多是打印出来的。哪有人亲自写的要好。
桌前,林渊手执毛笔,笔走龙蛇,正写着一幅字。
春风入喜财万户 岁月更新福满门
横批:新春大吉
这林渊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其中有一门选修课,就是毛笔。
曾有一段时间,专门钻研此道。
学了两年,写得字倒也还算能拿得出手,虽不比得那些专业人士,但写个春联那是绰绰有余。
他学的是颜体,气势恢宏,古拙大气。
不得不说,如今以他对力量的细微掌控,写起毛笔字来,更是得心应手。
写毛笔字,很多人之所以写不好的一个缘故,就是手不够稳,下笔的力量把控不是很到位。
可这对于现在的林渊来说,都不是什么问题。
林渊下笔如有神,很快,就写好了七八副对联。
“阿渊了不起呀,这字写得可真好看,赶得上以前的秀才了。”
说话的是一年近六旬的老者,名唤什么,林渊也不知道。
乡里人大多是叫他“老根叔”。
还别说,这乡里的老人呀,虽说大多都认识,可你要问那谁谁谁叫啥名,多说不出个名堂。
只知其是谁家的,另外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十分接地气的代号。
“老根叔,阿渊可不就是秀才吗,不不不,在古代得是个状元。”
“雪莲阿姨,才不是嘞,阿渊哥长得这么好看,得是个探花郎,我上学的时候,听我语文老师说过,长得最帅的当探花郎。”
听她这么一说,刘雪莲眼珠子一转,就大声朝着正在压水井旁边洗菜的李秀青打趣道:
“秀青妹子,你看叶子这丫头咋样,要不等她毕业,让阿渊娶回去当媳妇得了。”
这乡野村妇,嘴巴呀,就腊九寒天的风一样,呼呼乱吹。
不仅要吹,还得大声吹。
刘雪莲不害臊,可林小叶害臊。
此刻,她的脸上已然红彤彤一片,跟那野柿子一样。
李秀青笑道:“雪莲,你可别取笑人家了,人家才上高中,正是好好学习的时候。”
说完,又冲着林小叶道:“叶子,别理她,你这雪莲阿姨呀,就是跟你开玩笑呢。”
林渊一边写一边道:“你们可真是抬举我了,你们知道古代考个进士有多难吗?就唐朝近三百年的国祚,开科取士也大概两百六十多次,总共就招了七千多个进士,平均下来,每年也就招二三十个。这都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了,而是千军万马挤钢丝。”
说到这,林渊手里正写着的一副春联,也写好了。
“叶子,这你家的。”
林渊将一副春联递给林小叶。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楼
横批:四季长安
“知道怎么贴不?”
林小叶接过春联,笑道:“知道,阿渊哥去年说过,横批从右往左写,上联贴在右边,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天增岁月人增寿是上联。”
“叶子,记得不赖嘛。”林渊笑道。
汉语的声调,可细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平是现代汉语第一声和第二声,上是第三声,去是第四声。
而入,目前已经没有在现代汉语拼音中显示出来,只有在一些方言中有所体现。
比如他们这边的客家话,还有闽南语,粤语,都有所体现。
上、去、入都归为仄调。
写古代近体诗,以及填词都需要严格按照平仄的格律的来写。
之所以要这么做,不是卖弄。
而是老祖宗们对文字运用的一种极致的浪漫,不仅仅注重文字的内涵,同样注重音韵美。
听到林渊夸她,林小叶心里头也是高兴极了,当即回道:“是阿渊哥教得好。”
“阿渊,你要不去当个语文老师得了,以后呀,桃李满天下,跟隔壁村的韩老叔一样。”
“这话,我觉得在理,当个老师挺好的,还有寒暑假。”
林渊听他们这么说,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回话。
不知不觉间,已临近中午。
一些乡邻也陆续拿着春联离开。
林渊只帮他们写春联,但不写挂钱,所谓挂钱,也就是贴在门楣上的门笺。
因为这除夕日,自家也有诸多事。
这挂钱要是写,一家就得几十张,费时间。
不过也并非所有人都没有写,人有亲疏,林渊自然也不例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